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我,刘辩,雄主 > 第六十六章:废史立牧?不!(二)

第六十六章:废史立牧?不!(二)

,暗暗嘀咕:方才他被灵帝刁钻的问题问住,毫无心思下棋,可即便如此,他的棋势居然还是能与灵帝旗鼓相当?

可见灵帝放水放得有多厉害。

最终,父子二人下满棋盘,以刘辩输七八目收场。

“我儿还是要加强棋艺啊。”灵帝笑着说道。

刘辩嘴角牵了牵,心中又一次对灵帝稍稍有了几分改观。

次日,灵帝于崇德殿设朝,召群臣商议废史立牧一事,朝中诸臣各持己见,有的赞同、有的反对。

在反对的人当中,不乏有卢植、杨彪、马日磾等冷静客观的臣子,他们也觉得州牧的权力太大,日后或会窃夺朝廷对地方州郡的控制;而赞同的人大多都有自己的目的,就比如何进、袁绍、袁术,一看就知道准备推荐心腹出任州牧。

可惜刘辩早已向灵帝陈述了利害,于是灵帝不顾何进、袁绍、袁术等人的劝说,加强刺史了的职权:“……从即日起,在各州出现叛乱之际,各州刺史自行获得调兵讨贼的权力,允许其调动各郡郡军,直至讨平叛乱。另外,平时允刺史辖下兵曹从事与各郡郡军练军,粮草拨付由刺史与各郡太守商议决定。”

卢植、杨彪、马日磾等人一听,纷纷表示赞同。

毕竟刺史再加强也只是监察官,对各州军政没有直接的管辖权力,不可能真正变成割据一方的诸侯军阀,若有人心怀鬼胎,朝廷完全可以将其罢免。

相较之下,何进、袁绍、袁术等人就未免有些不甘,还有今日朝议中刘辩特地多瞅了两眼的侍中董扶,毕竟这董扶与刘焉私交颇深,历史上刘焉上表求益州牧之时,曾荐董扶为蜀郡都尉,与刘焉一同入蜀,可见二人私底下肯定有些勾当。

果不其然,待等何进回到大将军府后,董扶便来拜见,游说何进劝灵帝改变想法,赞同废史立牧。

其实何进何尝不想赞同?

与做长远考虑的刘辩、卢植等人不同,何进、袁绍、袁术更渴望控制天下各州来增强己方的声势,而刘焉提出的废史立牧,恰恰就符合何进阵营的利益。

问题是灵帝已被刘辩说服,而卢植、杨彪又不赞同,他也无能为力。

于是,董扶就向何进提到了一个人:张燕。

何进心中微动,遂带着董扶进宫劝说灵帝,灵帝身边的张让急忙派人告知刘辩。

“张燕?”

在听到这个名字时,刘辩有些意外,因为他在刘焉的奏章中也看到过这个名字。

据他所知,张燕原名褚燕,常山真定人,中平元年黄巾暴乱时,他亦纠集了一帮少年占山为王,转战出击,逐渐发展到了万人。

中年二年时,褚燕与同为流寇的张牛角汇兵一处,推荐后者为首领,直至张牛角被流矢命中,临死之前任命褚燕为首领,而褚燕也因此改名张燕。

此后,张燕的势力不断壮大,与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等地的叛贼相互联络,后者纷纷投奔,不到年逾,张燕的势力就发展至十余万,号称‘黑山军’。

他依稀记得,他十年前曾看过一本小说,当时那位年轻的作者错将黑山军误认为黑山黄巾,还写张牛角带着张燕去攻徐州,但其实黑山军与黄巾军没太大关系,而张燕本人也并非黄巾余党,他只是见黄巾动乱趁机占山为王的一个投机者。

甚至于,张燕见当时朝廷无力征讨他,他竟主动派使者向灵帝投降,被灵帝任命为平难中郎将,命后者管理大河以北山区的行政与治安,每年还可以向朝廷推荐孝廉,可谓是相当聪明。

当然,只要有点脑子就能猜到,朝廷虽然招安了张燕的黑山军,但对其并不信任,因此在冀州刺史刘焉的奏章中,他就将张燕视为潜在的隐患——说说话,张燕的黑山军目前也就是没反,真要叛乱,这股威胁确实还要强过张举、张纯。

而这次董扶也正是以此为理由,与何进一同前往劝说灵帝,希望灵帝改变主意,赞同废史立牧。

对此,刘辩自然不能视若无睹,但考虑到上回在朝议中已经反对过何进一次,再若出面未免会引起何进、袁绍等人的怀疑,于是他便吩咐尚书常侍渠穆。

尚书常侍渠穆依言去见孙璋,将刘辩的原话告知孙璋:“……大将军赞同废史立牧,无非是要心腹出任各州州牧,若被他得逞,太后与董侯危矣!当速请骠骑将军,阻止此事!”

孙璋大惊,立刻派人告知董重,董重也立即进宫面圣,与温室殿内与何进、董扶辩论争吵,最终三人都被不耐烦的灵帝喝退。

得知此事,刘辩心下暗笑。

还别说,骠骑将军董重,还挺好用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