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我,刘辩,雄主 > 第六十章:九月

第六十章:九月

李儒对董卓说道:“岳丈,刘备几人,我看还是莫要招惹了……”

董卓微微点了点头。

他也看得出来:大将军在公文中不提关羽纵容河南骑伤他近百名河东卒,致死二十余人,只问责他纵容麾下滥杀无辜,很明显这是有人对大将军施压了,令大将军不得不问责他。

考虑到大将军问责他时言辞严厉,却又没有切实的处罚,可见施压者并非一定要他董卓受到惩罚,又要问罪、又没有切实的处罚,施压者的身份也就不难猜测了,多半也是何氏阵营中的人,不是史侯,就是济阳侯何苗。

而这两人之中,董卓更倾向于是史侯,因为何苗以往很少有与何进争执,并且,何进身为兄长,也未见得会向何苗妥协,唯独史侯这个外甥,纵使是大将军何进也不得不慎重对待。

想到这里,他不禁又有些羡慕刘备几人的好运。

随后,他唤来侄子董璜并麾下诸将,提醒他们日后不可再肆意屠戮汉阳郡的异族。

在得知缘由后,董璜、李傕等人不免有些失望,但亦有神色如常的,比如徐荣,他从一开始就没参与过杀人抢掠的勾当,也不屑为之,只不过他知道疏不间亲的道理,再加上董璜迫害的又是异族,便没有插手。

如今朝廷送来了问责的书信,命河东军不得再犯,在徐荣看来这也不是一件坏事。

随后,傅燮、孙坚也相继得知了此事,得知关羽无事、董卓却被问罪,二人大感痛快。

傅燮抚掌笑道:“可惜元固兄去了京兆,若他得知,想必也十分痛快。”

于是,他当日派人将这个好消息送至长安,告知盖勋。

为何盖勋会去长安呢?

这事要从凉州叛军的反击说起。

一开始,王国、韩遂、马腾、宋杨等叛军贼首惊骇于朝廷誓要平叛的决心,一时不敢轻举妄动,想看看朝廷究竟派多少兵马前来。

然而在观望了一阵子后韩遂等人才发现,其实朱儁麾下的军队也就那么点,更多的是就地征募的新军,于是从九月初开始,王国、韩遂、马腾几人便又再次入寇汉阳郡的迹象。

朱儁大为着急,催促京兆尹张温尽快送来军备、物资。

张温也很无奈,写信告知朱儁,说他手下缺人,于是朱儁就派盖勋去协助张温,顺便不时押送军备与粮草回汉阳郡。

盖勋到了长安,才知道张温这个京兆尹当得有多么憋屈,因为长安当地的县都不服他安排,更别说驻军在京兆的禁军。

更有甚者,长安令杨党带头排挤张温,故意延缓物资运输,甚至截取。

初到长安的盖勋得知此事,大为惊怒,便要求张温严办杨党。

张温连忙劝阻,只因为杨党的父亲乃宫内中常侍,但盖勋却不惧,他对张温道:“若京兆尹畏惧,某愿代行!”

二人正商议间,傅燮派来的人来到长安,将董卓、关羽一事的结果告知二人。

盖勋惊喜之余,亦感叹董卓终归还是被大将军何进保了下来,但张温却听得心中一动,对盖勋道:“元固先莫要鲁莽,待我将此事上奏朝廷,请史侯干预。”

为了防止张让截留奏章,张温特地又写了一封私信,托人送到郎中蔡邕处,请后者代为送至史侯手中。

事实证明,张温高估了张让,当尚书常侍渠穆看到这份奏章,率先告知张让时,张让丝毫不敢有隐瞒之心,甚至痛骂杨党道:“这竖子胆大妄为,这是要害死我等啊!”

渠穆亦是心戚戚然,毕竟这胆大包天的家伙居然还敢私自截留朝廷用于平叛的钱粮,简直不知死活,要知道某位史侯早就三令五申地警告过,谁敢在讨贼军费上伸手,不分对象,全部斩首。

更别说,这些讨贼的军费大多还是张让、赵忠等人为了买侯而捐献的钱,也难怪张让恨得咬牙切齿。

于是乎,张让亲自将张温的奏章送到刘辩手中,竭力表现忠心,誓与这等乱臣贼子势不两立,毫不念及这杨党以往对他的孝敬。

刘辩也不拆穿,随口问道:“其父是谁?”

张让如实说道:“乃中常侍、南宫谒者令杨放。”

“是你这边的人么?”刘辩又问。

“怎么会?”张让连连摇头,下意识撇清关系,直到刘辩转头看向他时,他这才满脸谄笑,讪讪小声道:“只是……只是以往有些来往……然老臣万万没有想到这厮竟敢贪污朝廷用于讨贼的钱粮,否则绝不会与其同流合污!”

刘辩想了想,觉得张让应该也不至于蠢到纵容手下贪污讨贼的钱粮,便点点头轻描淡写道:“撇干净关系,使心腹代其父之职,至于长安令,推荐那盖勋出任。”

听到这话,张让布满皱纹的老脸顿时露出几分笑容,低声说道:“殿下放心,老臣一定处理干净。”

“尽快!”

刘辩提醒道:“既张温上奏此事,朝中士人想必很快也会得知……”

张让心中一凛,连忙严肃道:“老臣这就去办。”

看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