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三国之最风流 > 57 我为君取彼良驹(三)

57 我为君取彼良驹(三)

杨深驱车入邯郸县城,拜谒段聪。

今天非休沐之ri,段聪在官寺里,杨深到的时候,邯郸右尉周良也在。

段聪是中常侍段珪的侄子,身为千石的郎中令,在赵郡之地位也不低,仅次於傅相中尉,颇有权柄,平常身边自有一帮阿谀之徒簇围,在这些巴结讨好他的郡吏郡人中,周良杨深是最得他喜欢的。

周良年五十余了,在官场上混迹了几十年,善能察言观sè,极会度人心思,是个奉承人的好手。杨深家大业大,出手大方,每次来拜见段聪都会带一些珍贵的礼物,并且对段聪执礼甚恭。世人谁不喜欢被奉承,又谁不喜欢财货呢段聪对周良杨深有特殊的好感也实属正常。

段聪正与周良在堂上投壶饮酒,观歌舞作乐,听得杨深来了,忙就请他入内。

杨深把坐车随从俱留在郎中令官寺的院里,独自一人,亲手捧着黑底红漆的礼盒登堂入室。

今儿个ri暖风美,杨公不在家里享福,怎么却又来我这儿了

杨深跪拜堂上,奉上礼盒,说道:正因风暖ri美,思念段公,故此不请自来,冒昧冒昧

堂上的侍吏接过礼盒,转呈给段聪。

杨深送给段聪的礼物要么是昂贵的珍宝,要么是西域来的新奇玩意,每次都让段聪很满意。段聪看到礼盒,脸上就露出笑容,不过却没当着杨深的面打开看,挥了挥手,示意侍吏退到一边,请杨深起来,吩咐落座,笑道:杨公实在太多礼了,每次都这么客气。

段公名族之后,为造福鄙郡而离开繁华之洛都,来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地方为吏,深忝为本地黔首,怎能不对公毕恭毕敬呢

哈哈。,杨公,你有心事么我怎么看你眉头深锁。

这。

有话就说。

杨深离席下拜,说道:深虽年老,却竟还藏不住心思,惭愧惭愧。既被段公看出来了,深也不就隐瞒了。

说,是什么为难事我来替你做主。

是。,段公,有件事,不知公知否

什么事

中尉借了一道相君之檄令,yu向吾郡百姓募粮。

荀贞是上午才请来的檄令,段聪却是不知此事。他噢了声,说道:中尉yu向百姓募粮

是也。

,这也不奇怪。经黄巾之乱,郡库缺粮,连流民都赈济不了,朝廷又应州伯之请,减免了本州一年的田租,郡里缺粮的窘况怕是至少还得延续一年。中尉入赵地不到三个月,先后两次用兵击贼,耗费的粮秣不少,而犹有王当未灭,为了平定贼乱,也只能向百姓借粮了。

是,是,,话是如此说,可,,唉,本地的百姓也没粮啊

段聪不傻,虽然不知荀贞请来的国相檄文之具体内容,可却也能猜出:杨深所谓之yu向吾郡百姓募粮必实为是荀贞yu向本地的豪强大户募粮,荀贞是绝不可能向贫寒之家下手的。

他看了眼杨深,心道:这定是中尉遣人去他家借粮了,他不肯出,所以来找我求助。

如前文所述,段聪不是一个清廉的能吏,可却也不是一个骄横的跋扈之人,平时他也就是收收贿赂,做些徇私舞弊之事,并没有主动残害过百姓,对荀贞募粮击贼之举,他心底是颇为赞成的,沉吟了片刻,笑对杨深说道:杨公是想

深斗胆,为吾郡百姓着想,想请段公去见一见相君,恳求相君收回这道檄令。

段聪说道:相君檄令已下,岂能收回就算我去说,怕也无用啊。

可方经黄巾之祸,吾郡百姓确实。

这样吧,,杨公,要不我去找中尉说说,请他稍免些你家该出的谷粮,如何

段聪旁听过荀贞论贼,知道郡西山中的群盗确是赵郡之大患,也知道一因民间缺粮之故二因流民ri多之故,明年chun时恐怕会出现更多的盗寇,如不及早将王当击灭,形势必定会更加恶化,他虽无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想法,却毕竟良心未泯,也做不到坐视不理,任贼患越演越烈,并且他对荀贞有好感,也不想做这种在背后给荀贞使绊子的事儿。

就且不说段聪若是去找荀贞为杨深说情,荀贞会不会答应,只说杨深听了段聪此话就很不乐意。杨深是一粒米都不想出,段聪说的却是请荀贞稍免些他家该出的米粮。

杨深跪伏在地,心道:如只是叫豫州儿稍免些他要我家出的谷粮,我何必找你心中不满,嘴上愈发恭谨,说道,深却非是为我杨氏一家,不瞒段公,韩氏等家也在被募粮之列。黄巾祸乱数月,抄掠郡县,此段公之所亲见,我等民家因小有家訾之故,受祸尤重,粮确是还剩存了一点,可小民等家却均宗族众多,这剩下的一点粮还不够自用,如何能再上缴郡府

他叩头说道:相君檄令已下,岂能收回,段公此话说得甚是,是小民考虑不周。要不这样,小民愿与韩氏等家共写一道陈述实情的文书,只请段公帮小民等呈交给相君即可。此事过后,不论相君是否会收回成令,小民等均有重谢奉与段公席前。

如只是一道文书,杨深自己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