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三国之最风流 > 132 圣旨一下赴冀州(二)

132 圣旨一下赴冀州(二)

他先是看到了带队的那个北军校尉,但这个校尉年纪大了,兼之大腹便便,骑在马上毫无英武之姿,完全与荀贞不能比。荀贞才二十余岁,年轻,并且常年锻炼,身材匀称,甲衣穿在身上非常合体,又遗传了荀氏家族的英俊面貌,披甲带刀,配上胯下这匹神骏异常的踏雪乌骓,端得英气逼人,再加上荀攸戏志才原中卿左伯侯等一干文人猛士前呼后拥,也难怪让他艳羡不已。潘璋虽不知前汉的勇将樊哙曾说过一句话: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亦不知后世有个名将也曾说过一句类似的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但这近万汉兵威武的军姿和荀贞飒爽的英姿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英雄当如是,英雄当如是。

对潘璋的喃喃自语,荀贞并不知道。荀贞也不知此时围观汉兵的百姓人群里居然会有一个在原本的历史中曾激斗过张辽擒获过关羽抗击过刘备大战过夏侯尚的ri后之江表虎臣。荀贞现在想的只有一件事:平定东郡后,还要多久才会去冀州。

皇甫嵩总共派遣了三支人马渡河击东郡郡北诸县,在荀贞这一路凯歌连奏之时,其余两路人马亦进击甚快,军报上说:顿丘卫国诸县已被另外两路人马攻取。这三个县都在发干的南边,加上阳平东武阳发干,现在未下的郡北诸县只有乐平聊城博平几地了。

东郡郡北的黄巾守卒本就不多,又多是老弱,卜己一死,这些守卒皆无斗志,从东武阳发干等县的情况就可看出:平定东郡全郡指ri可待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皇甫嵩接下来会奉旨转战冀州,与张角兄弟决战。张角兄弟一败,这黄巾之乱就算初平了。对汉帝国来说,黄巾之乱固为大害,然而对荀贞来说,黄巾之乱却是机会,从他穿越到这个时代开始他就在为黄巾之乱做准备,尤其是近几年,亭长有秩蔷夫郡北部督邮郡兵曹掾,一步步走过来,总算有了些人马班底,不仅足以保命,而且在黄巾乱后建立了不小的功勋,正如前文所说,随着功勋的建立,他渐渐起了野心,可眼看东郡已被平定,豫兖两州已将要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剩下的只有冀州了,可他却还只是个佐军司马,虽然对皇甫嵩分功之举他表示理解,亦无怨言,可对眼下自己的这个职位却很不满意。

宣康说以他的功劳足能被拜为一郡太守,他对此不敢奢望,可至少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弄一个千石的别部司马当当吧佐军司马六百石,六百石,位列下大夫,是高级官吏的底层,以这个军职转换为民职,起步太低。千石就差不多了。若能为一个千石的别部司马,那么转为民职,可入朝为郎,可到地方大县为千石之令。如能被拜为郎,在朝中镀镀金,疏通疏通关系,外放出去就能任一郡太守,即使不能为郎,当个千石之令,干上几年,只要政绩突出,再找个后台,那么也足能够升迁为一郡太守。\只有当上了太守,才能登上几年后诸侯讨董的舞台。越是对未来知道的多,荀贞就越有时不我待的迫切之感。

他策马而行,脸上保持着谦和的笑容,回应发干百姓们的迎接围观,后世有句话:长征是播种机,是宣传队,这次讨击黄巾又何尝不是呢因为各地士族分属不同之地域集团的关系,荀氏在兖州不及在豫州的名望,荀贞自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就决定把这次讨击黄巾变成宣扬自己名声的良机,故此,所过之地,他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拿出来,就像在东阿时,程立对他虽客气但却疏离,即使如此,他仍温文谦和。

这个温文谦和不止是对士族,也是对百姓。

他一边谦和微笑,一边琢磨着自家的宦场前途,心道:我本是百石郡兵曹掾,转入军中,赖皇甫将军的举荐,又当时黄巾势大,正值用人之际,因被一举拔擢为了六百石的佐军司马,这升官的速度算是挺快的了,可谓超迁。我虽出自荀氏,因党锢之故,荀氏现无人在朝中为官,故交亦多凋零,朝里现在没有什么靠山后台,汝南东郡之战,我虽又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可想来现下却应是难以再被拔擢了,毕竟离上次超迁,这才过去了没几个月,也就是说,我要想再升一升,当个千石的别部司马,至少得等到平定冀州,击败张角,这还得是在我又建立下了足够大的功勋,不给我升职朝中说不过去的情况下。

他举目往前望去,前边汉兵迤逦,道路漫漫,他心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步步走过来走到现在不容易,东郡虽然将定,虽然立下了不少功劳,却万不可懈怠啊

事业初建的时候最是艰难,曹cāo刘备孙坚在草创基业之时谁不是出生入死,屡遭险难曹cāo击董,若非曹洪让马,险就死在乱军之中。刘备从击张纯,遇贼於野,身负重创,要非装死,也活不成。孙坚更不用说了,好轻身犯险,汝南一战他就在西华城外受了重创,险些战死身亡。遍观英雄之初起也,皆多磨难,此时需要看其意志,观其天运,然后方才有成。比起这三位,荀贞算是幸运的了,至少从起兵至今他还没有遇到过太大的危险。

乐平离发干不远,十来里地,在又收复了乐平后,遵从皇甫嵩的军令,荀贞这支人马暂时停驻,等其余两路兵马来到,三路合击,先取聊城,再下博平。从皇甫嵩分遣三路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