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三国之最风流 > 32 破敌(中)

32 破敌(中)

对荀贞刘邓如此仇恨的人只能是波才。

城头上诸人中认识波才的不少,贼曹椽杜佑是其中之一。

先是亲眼目睹了波才当着敌我三军,旁若无人地披甲执戟的过程,接着又亲耳听到他下达城破血洗以及悬赏取荀贞刘邓首级的命令,杜佑不由啧啧地说道:城前披甲赏购荀椽首级,好一个波才,视吾等如无物如此悍勇,不取功名於边疆,偏却从贼。惜乎惜乎。

波才一直把主力当压阵的,这次却用主力做先锋。他是要与吾等拼命了啊。

郭图收回目光,恭敬地对文太守说道:战事将起,刀枪无眼。下吏闻: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明府堂堂两千石的朝廷大吏,不应该立在危险的地方。请先下城去,候下吏等捷报吧。

文太守还没答话,郡丞费畅忙不迭抢先说道:郭君言之有理。明府,下吏陪你下城。

文太守迟疑了下,选择听从了郭图费畅的话,临下城头,破天荒地放下身段,握住荀贞的手,叮嘱说道:贼兵势大,荀椽千万要提点jg神,万不可轻视大意。城头诸军,就交由你来指挥了。我在城下等你捷报。

荀贞言简意赅地答道:明府请放心。示意文聘程偃小任护送文太守费畅下城。

随着文太守来的那些郡吏,如五官椽韩亮主簿王兰,并及诸豪家的家长和子弟早就胆怯惊恐,想逃离城头找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了,见文太守下城,急忙也跟了上去。

一大帮黑衣印绶的郡吏锦衣华服的豪强簇拥着文太守和郡丞费畅,挤挤攘攘,快步小跑,走得比来得快,一晃眼走了个干干净净。

郡吏里只剩下了荀贞荀攸戏志才钟繇杜佑郭图几人,豪家子弟中只有辛瑷没走。

目送文太守一行人下了城头,荀贞松了口气。

他心里有句话没有说出来:该走的总算都走了。

按理说,文太守是本郡太守,若留在城头,对守卒的士气会有一定的激励,奈何他不懂兵事,万一兴致上来胡乱指挥,反为不美。现如今他这一走,留在城头上的诸人里荀贞的兵权最大,不用再担忧别人掣肘,当然会顿觉放松。

荀贞收起这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小小心思,转目城下。

黄巾军已经列好了阵势。

最前边的是波才麾下的主力,那千余披甲步卒,距离护城河大约只有一里多地。

一千多人分成了六队。

其中五个队居前,人较少;一个队靠后,人较多。

居前的五个队一字排开,每队二百人上下,彼此之间各有数丈间隔。

靠后的这一队约有三四百人,位在前五队的右后方。波才就在这一队甲士的中间。

前几次攻城,波才都是在中军指挥,这次他亲临前线。

在他的身边,除了那三四百人的甲士外,还有那数百骑兵。骑兵的位置正好遥对城门。

荀攸分析说道:很明显了。列在最前边的那五队甲士,定就是此次攻城的先锋。靠后居右的那三四百甲士,应是波才留下的预备队。至於那数百骑兵,正对城门,应该是波才特地用来防备我军出城逆袭的。,贞之,看来你前两次出城奔袭给波才留下了不小的y影啊。

波才亲自指挥的甲士骑兵是黄巾军阵型的第一方阵。

其后,是他们的第二方阵。

这个方阵是由一百多盾牌手和四五百弓手弩手组成的,距离第一方阵大约有五十步距离。

弓手弩手之后,是黄巾军的第三个方阵,距离前一方阵亦约有五十步距离。

这一方阵是由两三千的轻装步卒组成。

这些轻装步卒皆为青壮,虽无铠甲,但不少人穿的有皮甲,用的兵器或为环首刀,或为长铁矛,虽不够整齐划一,但要比大部分黄巾士卒手里的兵器好,至少没有掂锄头使竹枪的。

荀攸说道:弓手弩手不必提,显是用来掩护甲士登城的。那数千轻装步卒则应是波才此次攻城的主力队伍了。

只凭千余甲士是难以攻陷阳翟的。甲士上了城头后,就该这数千轻卒跟上了。

轻装步卒之后,就是黄巾军的大部队了。

三万多人,密密麻麻,组成了最后一个方阵。

这三万多人里,有青壮有老弱有妇女,尽皆衣衫褴褛,甚至有不少人衣不遮体。衣服尚且如此,更别说武器了,除了小帅头目,没几个人有正儿八经的兵器,最多的是锄头木铲,竹枪棍棒也占了相当大的一个比例。

黄巾军的这四个方阵,甲士的队形最整齐,弓手弩手的人不多,队形马马虎虎,轻卒也凑合,最后这一个方阵,三万多人,说它是方阵,只是为了方便表达,实际上根本就不成阵型,乱七八糟。从城上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个大型的集市也似。

对这最后一个方阵,荀攸只当没看见。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个方阵的人数虽然最多,三万多人,但实不足一提。用后世的一个词来形容,炮灰而已。只要把黄巾军前边的几个方阵击破,这最后一个方阵必不战而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