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三国之最风流 > 1 光和六年(上)

1 光和六年(上)

本想找个借口,可错了就是错了,食言就是食言,老实向大家交代:前天是前天么这两天昏头昏脑的也给忘了写着写着睡着了,早上醒了,困,接着换到床上睡,一觉睡到下午。办完事回来,因时间长没写东西,手生,想着先看会儿书,找找感觉,千不该万不该,看起了陌上行,没看的内容太多了,结果看了个通宵。我错了,大家给我投黑票吧。

再有一节,就是黄巾起事。

光和六年,夏,大旱。

阳翟城外,荀贞蹲在地边,抓了一把干土,忧心忡忡地望向远处田间。去年旱灾,幸亏郡府提前买了粮,饿死的百姓不多,没想到今年又旱,且大旱的程度尤烈去年。

日头很毒,天气闷热,他在田边蹲了没多大会儿,帻巾和衣服就被汗水浸湿了。因嫌剑柄硌人,他把插在腰里的短剑往边儿上挪了挪,召手示意立在不远处的宣康过来。

钟功曹杜曹椽他们昨天去见府君了么

去了。

怎样

还是没能说服太守。

府君仍然不肯买粮

府君说,一来,去年旱灾,郡里边的赋税本就少收了,去年四月间,故太守阴公又买了一大批粮,府库里余财所剩不多,实是没有能力再买粮了;二来,去年今年两旱,受灾的不止咱们郡,旁郡也都受灾了,便是府库里有钱,也买不来粮食。

那对今年的大旱,府君是个什么章程

和前几次一样,府君只说:此为天灾,说他会日夜勤诵孝经,以期能感动上苍早降霖雨。

荀贞忍了又忍,没把荒唐两字说出。既然知道是天灾,那么读几遍孝经就能求来雨了他心情很不好,把手里的干土撒落地上,说道:瞧这土干的,半点水分也没有没钱买粮,总是组织些人手来浇灌土地啊怎能眼睁睁看着赤地千里而不管不救呢他站起身,喝令侍卫在远处的程偃小任诸人,牵马过来。我要去太守府,求见府君,请他组织救灾。

宣康说道:荀君,你前天才刚因劝府君买粮而挨了一顿训斥,今天再去

天地不仁,生民哀苦。我身为北部督邮,岂能坐视不顾别说挨一顿训斥,就算因此丢了官,这事儿我也不能不管。

程偃将坐骑牵来。荀贞翻身上马,扬鞭策骑,泼剌剌顺官道疾驰而去。宣康程偃小任等人慌忙也纷纷各上车骑,追上他,一行十余人风驰电掣,奔去阳翟。

距离去年的大旱已过去了一年,距离张直夜宴荀贞也整整过去了一年。

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的事儿。

最大的一件是郡里边换了个太守。前太守阴修因政绩卓越,得士民称赞,在三个月前被擢入了朝廷。新来的太守姓文,也是南阳人,是文直文聘的族人,不过已经出了五服,只能算是远亲。

这位文太守和阴修不同,为人处事十分的迂腐,又颇是刚愎自用。也不知他是听信了谁的谗言,还是看不惯荀贞荀彧兄弟并列郡朝,害怕大权旁落,变成一个如宗资成缙这样的傀儡,总之,自从他上任后,荀贞在郡里的好日子就算到了头。

他上任后不久,就对自己从南阳带来的亲信人说:荀氏兄弟并列郡朝,掌权内外,炙手可热,此非郡国幸事。我当去其一人。荀氏名族,必不怪我。这番话很快就被他的亲信人传了出来。

当时,荀贞正在外行县,荀彧在郡中。荀彧是个多么聪明的人闻弦歌知雅意,一听就明白了这位新太守的意思:他这是想让荀家兄弟自辞。如果想去其一人,直接下令辞退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再说这番话呢说了这番话,又让这番话传出来,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这位新太守想要免去荀家兄弟一人的官职,可又顾忌荀氏在郡中的清名,怕惹非议,所以故意这么说,又故意把话放出来,不外乎想让荀氏兄弟识趣地自辞去一人罢了。

荀彧当即上奏记,主动自辞,说:慕处士之操,久怀去志。还印绶请归。文太守虚情假意地劝了几句,就收回印绶,放他归家了。第二天,即任命了一个亲信人接任了郡主簿之职。

荀贞行县回来后,知道了此事,忙去找他,也请求自辞。

文太守莫名其妙地就发起了怒,斥道:汝兄弟欲学二孔乎等到争死的时候你再来吧

荀贞没想到他会扯到二孔上,吓了一跳,遂退下不再言。

二孔说的是孔褒孔融兄弟。党锢之祸时,张俭亡命江湖,曾去孔家投奔孔褒。不巧孔褒没在家,孔融当时才十二岁,张俭见他年小,没把实情告诉他。孔融看出了他的窘迫,说道:兄虽在外,我难道不能做主么因留他住下。后来事泄,张俭逃走,孔褒孔融被捕下狱。孔融说:留下张俭的是我。孔褒说:彼来求我,非弟之过。兄弟争死。郡县不能决,不得不上谳请示朝廷,最终定了孔褒的罪,孔褒因之而死。

荀贞荀彧争着辞官,本来是件兄友弟恭的佳事,没想到会被文太守扯到二孔争死上,隐然含有威胁之意。荀贞退下后,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想不通这位新来的太守为何会发此勃然之怒。在一次与戏志才闲谈的时候说起了此事,戏志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