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神明笔记 > 第四十一章:学府的日常生活

第四十一章:学府的日常生活

两天后,姬古发现分班已经定下来了,不过由于一开始的分班只是暂时的,但是上课却是一千个人一起上的,不再分成班级去上课,不过要去哪里上课呢,姬古的心中有着这样的一个疑问。

晚上时,姬古就收到了书院的上课通知:请新生于8:00到之前的大擂台那里上课。

姬古看着陌生的出租屋,不由得想起了村里面的家,虽然是在村里面,不大,但足够温馨,姬古正在感慨着,就顺手拿出了《世界之旅》,姬古看着《世界之旅》上面的进度条已经来到了百分之百,然后就打开了。

而这次,《世界之旅》里面冒出了黄色的雾气将姬古包围了起来。

一转眼,姬古发现自己来到了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旁边,大河的水居然是黄色的,这让姬古想起了前世的黄河。

姬古正欣赏着河流,一段文字就出现在了姬古面前:

玛多县多石峡以上地区为河源区,面积为2.28万平方公里,是神风高原的一部分,属湖盆宽谷带,海拔在4200米以上。盆地四周,山势雄浑,西有雅拉达泽山,东有阿尼玛卿山(又称积石山),北有布尔汗布达山脉,南以巴颜喀拉山与长江流域为界。湖盆西端的约古宗列,是黄河发源地。

星宿海以上有三支:扎曲、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于最北部,发源于查哈西拉山,河长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断流。

约古宗列曲,位于星宿海西,在三条上源中居中,发源于约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为宽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

南部支流为卡日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汇成宽约3米,深0.3~0.5米,流速约3米/秒的一条小河,河流终年有水。

最早有关黄河源的记载是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

所指“积石”,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距河源尚有相当的距离。唐太宗贞观九年,侯君集与李道宗奉命征击吐谷浑,兵次星宿川(即星宿海)达柏海(即扎陵湖)望积石山,观览河源。

唐穆宗长庆元年刘元鼎奉使入蕃,途经河源区,得知河源出紫山(即今巴颜喀拉山)。

正式派员勘察河源,是在宋代初至末期,世祖命荣禄公都实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历时4个月,查明两大湖的位置(元史称“二巨泽”,合称“阿剌脑儿”),并上溯到星宿海,之后绘出黄河源地区最早的地图;

姬古这次并没有闭上眼睛,而是向《世界之旅》传递了自己想要亲自下去感受一下黄河的汹涌。

《世界之旅》接受到了姬古的信息,然后姬古就直接掉入了黄河之中,姬古感受到了黄河的汹涌,不过几秒钟后,姬古就已经醒过来了,姬古还没有好好感受黄河呢,刚进入就被赶出来了。

姬古看向了《世界之旅》,发现书上的进度条再度清零,姬古不由得猜想到,莫非因为身临其境消耗变快了,然后导致时间变短了。

想到这里,姬古只能慢慢回忆着刚才得感觉,然后从万象袋里面掏出了紫金棍,将自己得学识之气灌入其中,感受着紫金棍,不一会紫金棍得信息就已经反馈给姬古了:

紫金棍

简介:这是一根历史悠久得长棍,由稀有得紫色金属锻造而成,在漫长的时间中被学识之气浸染,自主启灵了,本来还渲染出了特性,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遗失了。

姬古看着紫金棍,回忆着刚才黄河的波涛汹涌,然后将自己的学识之气注入了紫金棍中,不一会,紫金棍就已经吸收完了,还散发出了绿色的光芒,姬古也接受到了它的信息:

绿意盎然之棍

特性:被棍直接或间接的攻击到,头发会变绿,持续一天。

姬古看着手上这根绿色的棍子,感觉到了它十分的凶残。

第二天,姬古和李思薇就一起去到了那个大擂台那里,姬古刚到门口,就看见了那个大擂台上面摆满了课桌椅,姬古诧异道:“我们不会真的要在这里上一个月的课吧。”

十分钟后,一千个新生整整齐齐的坐在擂台上面,一个戴着金丝眼睛,扎着头发的女老师正在涛涛不绝的讲述着有关数学的故事:

“雅各布第一1654年12月27生于巴塞尔,1705年8月16日卒于同地。他分别于1671和1676年获得艺术硕士和神学硕士学位,但他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数学几乎是无师自通的。

1676年,他到荷兰、英国、德国、法国等地旅行,结识了莱布尼茨、惠更斯等著名科学家,从此与莱布尼茨一直保持经常的通讯联系,互相探讨微积分的有关问题。

1687回国后,雅各布第一担任巴塞尔大学数学教授,教授实验物理和数学,直至去世。由于雅各布第一杰出的科学成就,1699年,他当选为巴黎科学院外籍院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