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尊师孔仲尼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卫多君子,其国无故(3K7)

第二百一十三章 卫多君子,其国无故(3K7)

太姒(周文王的妻子)的儿子里,惟有鲁国的先祖周公和卫国的先祖康叔是互相和睦的。

而现在,您要效法小人的举措而丢掉过往的和睦,这难道不是中了小人的奸计吗?

现在阳虎如此无礼,然而却毫不自知。这是上天要让他的罪过增多而使他灭亡。

国君不如姑且等着看他的下场吧,您觉得怎么样?”

公叔拔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大概就是以下三点。

第一,阳虎违礼吃‘奥利给’,您总不能也学他违礼吃‘奥利给’不是吗?

第二,鲁卫两国世代交好,不能因为阳虎这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第三,人贱自有天收,让他继续狂,咱不收拾他,有的是人收拾他。

卫侯仔细想了想公叔拔的话,感觉有道理。

况且,现在就算和阳虎打一仗,打赢了的确出了口恶气,但鲁卫两国自此交恶是免不了的。

而如果打输了的话,那就更丢脸了。

反倒不如直接不管阳虎,反正他干出这种事,天底下明事理的人都知道到底是谁不对。

再加上公叔拔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为了替国家进言,甚至于急的直接坐着人拉的小‘板车’就来见他了。

老人家这么公忠体国,不采纳他的建议,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了。

所以最后,卫侯只能无奈的咽下了这口恶气。

但卫侯忍气吞声归忍气吞声,以宰予对他的了解,卫侯大概率是不可能把这事儿抛之脑后的。

这一点,从他这几年对晋国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卫侯想跳反到齐国的阵营,说到底不就是因为晋国对他不客气,甚至于屡次在盟会上羞辱他吗?

说白了,这就是个好面子的人。

如果宰予不能提前把他安抚好,回头盟会上卫侯想起昔日的耻辱,突然给他整个什么活,那宰予可受不了。

思虑之间,宰予已经来到了帝丘脚下。

他四下观察着帝丘附近的人流,一时之间被这里的繁华所震惊。

卫国虽然也曾盛极一时,卫武公时不仅曾帮助周王室的国人驱逐暴戾的周厉王,实现‘周召共和’,并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确切纪年——共和。

实现‘周召共和’的第一年,即公元前841年,也被称为共和元年。

而共和的和字,也正是取自卫武公的名字‘和’。

而周召共和的意思,则是天子的二位卿士周定公、召穆公与卫武公卫和共同代行天子权柄。

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共和行政了。

后来周王室陷入犬戎之乱,也正是卫武公率军帮助王室平乱,并协助周平王完成东迁的壮举。

为了报答卫武公的恩德,周平王更是在卫武公活着的时候,便直接将他的爵位晋升为公爵,以表彰他的功绩。

虽然卫国祖上显赫一时,但自从卫懿公之难后,卫国在黄河以北的国土尽数沦丧。

尽管后面继位的卫文公不懈奋斗,收拾了卫懿公留下的烂摊子,将只剩三十乘的卫国重新恢复为拥有三百乘兵车的中型国家,又兼并了邢国的土地,扩张了领土,提升了国力。

但不论如何,卫国韬光养晦、休养生息几十年,终究是错过了诸夏各国发展扩张的黄金时期。

而等到他们回过头来时,先前卫懿公丢失给戎人的土地都已经被晋国占据,再想讨要回来基本等同于痴人说梦。

因此卫人也只能接受卫国只能算作一个三流国家的无奈事实。

因此,在宰予的想象中,卫国的都城帝丘应当不会太大才对。

然而眼前帝丘的规模,却丝毫不亚于鲁国的都城曲阜,甚至于在商贸繁荣程度上还要更胜一筹。

这让他免不了大呼惊奇,当即引用了一句《虞书》中的《益稷》来抒发心中所想。

“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大臣们乐意办事,君王振作奋发,百工万业都会兴旺发达)

而身为卫人的子贡听到宰予称赞帝丘,也忍不住臭屁了起来。

“哼!算你还有点眼光。

帝丘之所以名叫帝丘,就是因为这里乃是上古五帝颛顼的居所。

帝舜在位时,商人的先祖契居住在这里。

而等到夏后氏当政时,昆吾氏居住在这里。

曲阜虽然同样历史悠久,但帝丘也丝毫不差,两座城市同样比临淄更加古早。

而就商贸工坊来说,帝丘的商品种类甚至比曲阜更加繁多。”

宰予听到这里,眉头不由一皱。

“你这什么意思?和曲阜比商贸,和临淄比历史,还能这么玩?”

子贡听到这里,也察觉到了自己似乎有些双标。

他赶忙红着脸往回找补道:“夫子说过:‘与善人相处,就像进入有香草的屋子,时间长了闻不到香味,说明已与香气融合一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