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极简中国史 > 第十二章西北事变和中俄交涉

第十二章西北事变和中俄交涉

西北本是兴王之地,在汉、唐之世,都以此为天下根本。当时关中的武力和文化,都为全国之冠。凉州的风气,尤其强悍。所以经营西域的力量,也非常之强。自宋以后,武力不竞。北方迭受异族的蹂躏,国都非偏在东南,则僻在东北。西北方的实力,遂渐渐落后。而自元以后,**盛行于西北,汉、回之间,尤其多生问题。

中国人是不甚迷信宗教的,所以争教的事情很少。但是信仰**的人民,因其习俗不同,不易和普通人民同化,而汉、回之间,遂不免留着一个界限。在平时的争执,原不过民间的薄物细故(指微小琐碎的事情)。但是回人团结,而汉人散漫。所以论风气,是回强而汉弱。在官吏,就不免袒汉而抑回。到回民激而生变,则又不免敷衍了事。酿成了“汉、回相猜,民怨其上”的局面。咸同大乱之时,又发生所谓回乱。

回乱是起于西南,而蔓延于西北的。一八五五年因临安汉回的冲突,渐至蔓延。永昌的回民杜文秀,就起兵占据大理。回酋马德新,则居省城,挟巡抚徐之铭为傀儡。之铭亦挟回以自重。清朝所派的督抚,不能到任的很多。后来布政使岑毓英,结回将马如龙为援。先定省城。次平迤东,诛叛酋马连升。清朝即用为巡抚,直到一八七二年,才把大理克复,云南全省打定。总计其始末,也有十八年了。但还是限于

一隅的。至西北则事变更形扩大。

西北的回变,是起于一八六二年的。先是陕西募回勇设防。及是年,太平天国的陈德才,合捻党以入武关。回勇溃散。有和汉人冲突的。彼此聚众相仇。而云南叛回任五,此时匿居渭南,遂诱之为乱。清朝派胜保剿办,无功。赐自尽,改派多隆阿。回众被驱入甘肃。于是固原、平凉和宁夏一带,回乱大炽。回酋马化龙,居金积堡,***居董志原,为其首领,陕西北部的游勇、土匪,亦都由叛回接济,到处糜烂。叛回又派遣徒党,四出招诱。于是回酋妥得璘,以一八**年,据****。旋陷吐鲁番。据南路八城。至一八六六年,遂陷伊犁和塔尔巴哈台。其时汉人亦有起兵自卫的,以徐学功为最强。而敖罕又把兵借给张格尔的儿子布苏格,令其入据喀什噶尔。一八六七年,布苏格为敖罕之将阿古柏帕夏所废。自称喀什噶尔汗。和徐学功联合。合攻****,妥得璘走死。地皆入于阿古柏。于是阿古柏想联合**徒,在中、英、俄三国之间,建立一国。因徐学功的内附,介之以求封册,而通使于英、俄和土耳其。先是伊犁危急时,将军明绪、荣全,都想借助于俄。俄人卒未之应。及阿古柏陷北路后,俄人因与回众冲突,于一八七一年,占据伊犁。然仍与阿古柏订立《商约》。英人则更想扶助之以拒俄。英国的

公使,亦替他向中国代求封册。

时中国以左宗棠督办陕甘军务。因追剿捻匪,无暇顾及回变,所以陕、甘两省,更形糜烂。到一八六八年,捻匪平了。宗棠乃回到西安。先出兵肃清陕西。进取甘肃。甘回分扰陕西,宗棠又回兵定之。至一八七二年,而甘肃自黄河以东皆定。马化龙被杀,宗棠又进兵河西。一八七三年,河西亦定。***走归阿古柏。

其时英人仍为阿古柏祈请,而中国亦有因军费浩大,主张以南路封之的,左宗棠力持不可。一八**年,乃以宗棠督办新疆军务。宗棠任刘锦棠,先进兵北路,一八七六年,复****。明年,遂克辟展,进取吐鲁番。其时敖罕已为俄国所灭,而南路缠回,亦和阿古柏不洽。阿古柏穷蹙,乃饮药自杀。其子伯克胡里,仍据喀什噶尔,而***则据开都河,以拒清军。一八七八年,刘锦棠又进兵定之。两人都逃入俄国。于是天山南北路皆平。而伊犁仍为俄人所据,而中、俄的交涉遂起。

从一**九年,天山南北路平定以来,中国西北数千里,都和俄国接界,而地界则自一七二八年以后,迄未重定。所以****,西方仍只规定至沙宾达巴哈为止。一八六○年的《北京条约》,订明“西疆未定之界,应顺山岭大河,中国常驻卡伦,自沙宾达巴哈往西至斋桑淖尔,自此西南,顺天山之特穆图淖尔,南

至敖罕边界为界”,此约之误,在常驻卡伦四字。其后一八**年,明谊和俄人订立界约,就把乌里雅苏台以西之地,丧失一大段了。明谊之约既定,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塔尔巴哈台所属,均由中国派员,于一八六九、一八七○两年间,与俄会立界牌鄂博,而伊犁属境,始终未及勘定。

所以中国此时,所重要的,实仍在划界问题。划界既定。则伊犁不索而自回,若但索一个伊犁城,就是走的下着了。而中国当日,派出一个全不懂事的崇厚到俄国去会议。不但在地界上损失甚巨,另一方面的损失,更是不可思议。议既定,中外交章论劾。主战之论大盛。郭嵩焘上书力争,论乃稍戢(jí.停止)。于是改派曾纪泽使俄。于一八八○年,与俄重订条约,总算把崇厚的原约,争回了些。然而其所损失,业已很大了。

要明白中、俄的《伊犁条约》,先得知道此前的中俄《陆路通商章程》。原来俄国人对于东北,固然要想侵略,而其对于蒙古,亦是念念不忘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