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三国之国医兴汉 > 第48章 内宫约谈

第48章 内宫约谈

景福殿,门口。

几人来到迈上台阶,来到门口。小黄门行个礼之后,将诸葛蕾挡在门外,只让李繁和董承入内,说非召不见。

李繁也能明白,若是有重大事情,越少人知晓越好,她不知晓内情反而会更安全。

他对诸葛蕾点点头,将背包交给她拿着,就在小黄门带领下进入殿内。

迈进映入眼帘的,正是眼前这位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大汉天子,汉献帝。

献帝站在阶上平台,双手背在腰间,稍仰望,透过额前流苏,若有所思注视着眼前合抱大柱,柱上镌刻“社稷”两字,仿佛有些晶莹的东西闪耀在他眼角。

董承走到殿中,跪下去,额了头,仰视献帝。献帝看见,强挤笑容,快步走下来将董承扶起来。

“国丈请起,不必拘礼。”

行礼完毕,董承叙述前事,献帝眉头又皱起来,轻轻叹口气,说道:“唉,曹……贼……一向如此,不提也罢……这位便是国丈口中的李氏忠臣之后?”

“正是,他叫李繁,来自乘氏李氏。”

献帝眼前一亮,立马握住李繁双手,举起,又放下,沉吟道:“桓灵之时,李家为大汉尽心尽力,为保皇室,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先帝曾无数次在朕面前提起,让朕一定厚待之。今日得见,果然仪表非凡啊。”

被大汉领导人接见,还如此亲昵,即便知道是个傀儡,他也不免有些激动。

但一想到献帝已然经历过颠沛流离,生死福祸,又被曹操携至许都,只能战战兢兢履行天子职务,内心得多强大。

李繁心中感叹,他还只是个孩子啊!

手在献帝肩上一拍,李繁大大咧咧说道:“兄弟,过奖了,那些都是先辈功劳。倒是你,肩上担子不轻啊。”

董承惊愕,慌忙阻止李繁轻率行为,献帝摆手,示意问题不大。

“是啊,社稷百姓担子很重”,献帝也拍着李繁肩膀,一边摇头一边说,“但也比不上内心担子重。朕……昨夜……梦见高祖了。”

高祖?不是刘邦吗?

你小子见都没见过,就梦到了?古人说话怎么都喜欢拐弯抹角,不会只是喊自己来解梦的吧。

说罢,就引他俩从侧门走出,穿过承光殿,朝太庙走去。进入太庙,转上功臣阁。

献帝一直都没有说话,摒退小黄门之后,默默捻其一支香,点上,面对画面跪拜,额头声“咚咚”响,像是故意如此。

上完香之后,转过头看向默默跟在后面的俩人,彼时早已涕泪满面。他指着中间那幅画像,带着哭腔:“昨夜高祖一顿训斥,祖宗英雄,子孙懦弱,真是愧煞朕啊!”

董承匆忙跪下,一秒入戏,泪珠横流:“陛下保重龙体为要啊。天下皆知,高祖泗水提剑,斩首白蛇,纵横天下,亡秦灭楚,虽有大汉万事功业,陛下如此,高祖怎能瞑目!”

君臣二人相拥而泣,胸前衣衫都打湿一大片,哭声时而高昂,时而绵延,汉帝或许感情真切,至于董承,确实是个实力派演员。

良久,哭声在相互安慰中断断续续,汉帝站起,走到灵台前,拿起一本锦书,连续翻动,至最后两三页停下,浏览几秒后,指着书上左下角展现给董承看。

“高祖得留侯、酂侯为臂膀,全赖二人之力,而得天下;桓灵之时,尚有三公临朝,诸如李膺、陈球、袁安等国之柱石,故而大汉不散;反观于朕,先受董卓、傕汜之乱,后得曹操,没想到他专制弄权,视朕为无物,以至于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啊。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能救国难!”

刚刚平静的董承,听完之后,嚎哭声又起,不住叩头说道:“老臣惭愧,老臣惭愧。”

汉帝向前一步虚扶,红着眼睛说道:“董国丈,不必如此,你旧都救驾,功劳不少,也是朕心腹。今后大汉复兴,全靠你了。”

董承借力起身,用手挽过袖口,两个眼角轮番擦拭,微倾身体缓缓说道:“老臣一人,恐势单力薄。不过,据老臣所知,前朝有李膺、陈球辅佐,其后人一定才能出众,时常想着报效大汉。”

汉帝眼中飘出一丝精光,急切问道:“国丈所说,属实?”

董承坚定目光,狠狠点头。

“陛下,前太尉陈球,他有个侄子叫陈珪,现在徐州吕布任下供职,陈珪父子与老臣时有书信往来,可作委托之人。还有校尉王子服,将军种缉、吴子兰,刘备刘使君,伏波将军马援之后马腾将军,都是忠于汉室之人。除此之外,李家后人……”

董承越说越激动,汉帝越听呼吸越急促,说到李家时,两人纷纷扭头看向李繁。

他一直在看君臣对手戏,你来我往相当精彩,要是有杯冰可乐外加一份爆米花就更完美了。

他回过神,听见谈到李家,连连推让:“大汉人才辈出,李家之力九牛一毛,不足为谈……”

不等说完,汉帝冲到他和董承中间,一个牵起一只手放到一起,正色说道:“你们二人,不正是朕现成的左膀右臂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