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闲谈世间 > 第5章 夏禹和治水工程(五)

第5章 夏禹和治水工程(五)

同学:了解,为人民服务最光荣最快乐。????

禹(姒文命):我平生有三得意:一是报父仇败帝舜,二是十三年灭天灾,三是行四方分九州。

我十三年间遍步天下、踏足万里,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

主要是因为我的治水方法——从整体处理事务——将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我先治九州土地,疏通的疏通,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

然后我理山川百千,经我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等。

再然后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后,我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我治理的痕迹。

我遇灾,我治理,我成功。*╭?(˙o˙)╯?*

小王同学:啊,这就是所谓的鸿爪雪泥、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吧?(笑)

禹(姒文命):我说着什么你都在笑,正如先前我陈述了我远超时代八百年的智慧一样,你不信,我告诉你,治水讲究的是智慧。正如我治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的时候。龙门山在梁山之北,我之前将黄河水从甘肃积石山引出,水被疏导到梁山时,被龙门山挡住过不去,非得凿开不可,然后你猜怎么着?(o′Д`o)ノ

小王同学:我不想猜……(ー_ー)!!

禹(姒文命):嘿,诺大一个龙门山,我动用我超凡的智慧,找出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八十步宽的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

小王同学:哦,我听过。龙门太高,逆游而上去繁衍生息的鱼到了这里就要面临生死挑战了,生存还是毁灭,自保还是繁衍,。许多鱼拼命地往上跳,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也就是“鲤鱼跳龙门”,据说跃过龙门,便可化龙。不过这之后坑死了多少鱼儿啊,应该也有不少洄游产卵的鱼类灭种了,你可真是个罪孽深重的男人。我都没尝过那些鱼的味道,实在是太可惜了。(ーー゛)

禹(姒文命):啧,还真是一点也没变啊,我们这个时代提起动物的第一反应也是能不能吃、怎么吃、好吃吗。~_~

小王同学:哈哈哈。大吃货民族的基因传承嘛。啊,大禹先生,您治水的方法我大概了解了。其实现代治水方法也和您差不多。(???)

禹(姒文命):嚯,不能说你们现代人除了科技一无是处,毕竟我可是超越了时代的男人。你说下你所知道的现代治水法。?????

小王同学:一是疏通——疏浚水库湖泊河道河口,加深加宽过水断面,炸除礁石,清除沉船树木等泄水障碍物,裁弯取直,加大水流比降,提高泄洪能力。→_→

禹(姒文命):这方面我是最有话语权的。(′д`σ)σ

小王同学:二是建堤防——顺河岸,湖岸,库岸修建堤防护岸,不让洪水溢出。( ’ - ’ * )

禹(姒文命):我用了这个法子,而我老爹只用了这个法子。=_=!

小王同学:三是河道整治——多汊河道和分汊水道修建丁坝顺坝,塞支强干,理顺水流。(. ? ? ?.)

禹(姒文命):这个法子我一开始很少用,因为当时已经看不出河道了,重灾区整个大地一片汪洋。只有先整理山脉土地才行。后期我也用不到了,毕竟水都退了。(? ̄?? ̄??)

小王同学:四是建拦河坝或活动坝,人工调节流量,削减洪峰。╭( ̄▽ ̄)╮

禹(姒文命):这个法子我确实没用。不是我没想到,而是我用不到,也不是我没长期规划,是因为治水时天灾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后期翻不出来风浪,也没必要消耗民力了,何况我们损失严重,亟需恢复生产,安定社会。▼_▼

小王同学:五是植树造林,种植草皮,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以减小汛期来自地面迳流和地下水迳流量,以减小河流泥沙来源。(?ˉωˉ?)

禹(姒文命):这个根本用不到,我那个时候植什么树、造什么林。全国各地啥都缺,就是不缺树。那时候黄土高原不黄,还挺绿,黄河也不黄,还很清。→_→

小王同学:六是治理河流水库上游河岸,防止垮山,滑坡和泥石流,以减小河流泥沙来源。╭( ̄▽ ̄)╮

禹(姒文命):这个倒是没搞,因为没搞头。还是那句话,治水成功,恢复生产,安定社会。▼_▼

小王同学:所以上古时期的治水工程从您的父亲开始到您历经两代人累计二十二年,这桩宏伟浩大的工程给完成了。(???)

禹(姒文命):不,你理解错了。?_?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