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我在学校门口开了个修理铺 > 第1章 表弟来上海了

第1章 表弟来上海了

都说上海遍地是黄金,每年每月每天每时每刻都有各种各样的人从五湖四海来到这个梦幻的城市,企图在这里搏得一番事业。上海是无数人做梦都想去的地方,仿佛上海两个字里里外外都透露着金钱的味道。当然,有人来,也有人离开。希望之地,梦碎之地!

从毕业到现在,我来上海5年了,听过很多人在这里一夜暴富,也听过很多人在这里碌碌无为,有人在金融市场赚的钵满盆满,有人输的血本无归,有人在公司靠公司发的股权变成亿万富翁,也有人底层打拼永无出头之日。在这里,每个人都讨论房价、豪车、股票、债券、金融、融资、上市,一夜暴富也是永恒的话题。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可能我也是那个碌碌无为的人,我并不喜欢参与周边的人关于财富的讨论,仿佛与他们格格不入,可能也是资格不够,毕竟每个月9000多块钱的工资,房租2000,吃喝拉撒2000,其他开销1000,每个月还能余个四千来块钱,再每个月往家里寄两千块,手里剩下的钱给巴菲特佣人提鞋都没资格。有时候想想,好歹还有点存款,能剩两千大几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不错了,但也就这样了。

山里来的孩子,小富即安。

我在一家两轮电动车公司上班跑业务,虽说是跑业务,更适合的说法应该叫客户维护。公司业务做了十几年了,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固定的客户,每年和客户签订合同完成销量,我的工作就是定期出差,了解客户情况,看看客户的仓库库存情况,了解客户的渠道出货情况,然后敦促客户下单,然后是收款,售后,工作不复杂,因为每年都有固定的销量,不会有太大出入,所以想多赚也赚不了,同样,少也少不到哪去。

最近没有出差,每天到公司上班,早九晚六,日子就像是复制粘贴的一样,每天都没什么变化。

前两天表弟小华给我打电话,问我上海有没有什么工作可以介绍,我有点头大。小华比我小三岁,今年24,是我大舅的儿子,我大舅因为身体不好,常年卧病在床,每年还要花费不少医药费,舅妈就在老家打零工,小华成了家里的支柱,但小华的工作也不稳定,一会儿听说在工厂上班,一会儿又听说在送外卖。

大舅没生病的时候,对我家是很不错的,我家里有农活的时候从来不会吝啬力气,总是帮着忙里忙外,所以之前我们两家相处得也很好。

不过自从大舅生病了以后,可能因为手里比较拮据的原因,舅妈对所有人都开始渐渐疏远,人情往来也少了。

不过小华一直和我们都保持着联系,他也知道我一直都在上海工作。

其实村里很多人都知道我在上海工作,在老人的印象中,上海就是富裕的代名词,往常过年回家和老家人聊天,总要接到无数次的灵魂拷问,“在哪里上班啊”、“做什么工作啊”、“多少钱一个月啊”,经常有老家人觉得我在上海这么多年了,肯定赚了很多钱,那可是上海,能不赚钱?对此我又不好解释什么,以前告诉别人说工资没多少,就赚了个饭吃,没想到别人觉得我太低调了,说我是怕让人知道我赚了多少钱……其实我哪是低调啊,我倒是想高调一点,没那个实力啊!

我在电话里跟小华说我不认识什么人,但是上海好的工作不容易找,找个一般的应该不难,你想来的话可以过来看看。

我始终记得以前小时候我们一起玩的那些事情,虽说从上大学后到现在,将近9年了,每年的见面时间可能就是正月的那一两天,但无论怎么样,小华要来的话,我肯定是要尽量帮忙的。

今天星期六,小华买的票是下午三点多到虹桥火车站。我算了算时间,从七宝坐虹桥枢纽5路到虹桥站的话过去差不多半个小时,两点出发大概率是来得及的。

七宝是个镇,如果说上海要找一个城乡结合地,七宝估计是典型中的典型,这里足够繁华,有万科广场、宝龙城、汇宝购物广场、乐购等一些商场超市。这里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有商务楼,有路边摊,大商场,也有乱糟糟的农贸市场,有西装笔挺的职场精英,也有光着膀子吃夜宵的抠脚大叔,街边的服装店开着大喇叭放着最最炫民族风,路上的汽车也忽视了禁止鸣笛的标志。七宝也通了地铁,地铁站也叫七宝站,9号线往西南到松江,往东到徐家汇到浦东,贯穿东西。

中午1点半的时候,到了那家常去的小饭店,点了个骨头汤咸饭套餐,一个不锈钢小碗盛了一碗汤,说是骨头汤,一个不锈钢餐盘盛了一堆咸饭,一块大排肉,半个卤蛋,两片上海青,一共18块,去年年底的时候,老板说猪肉涨价了,咸饭套餐从15涨到18,嗯,现在猪肉价格又下去了,也没听过说要把价格调回去。

吃完饭到公交站等车,从七宝到虹桥火车站,大概5公里左右,坐公交却要半个小时,此时公交站堆满了人,打开软件查了一下,下一班车还要10分钟才到站,还能抽一支烟。烟刚点着,有人后面拍了我一下

“嗨,柳齐!”

我回头就看见了一个漂亮女孩俏生生站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