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为了梦想:拼尽全力又何妨 > 坏事就是坏事,它不会变成好事

坏事就是坏事,它不会变成好事

儿子发烧参加不了小朋友的聚会,他懊恼地躺在床上发呆。我温柔地凑过去想劝劝他,一时又想不到什么合适的字眼,只好笼统地说:“你看,这事啊,虽然遗憾,但任何坏事都有它好的一面。”

儿子听完皱着眉头思考了几分钟,生气地说:“妈妈,坏事就是坏事,它不会变成好事。不要讲什么塞翁失马,老翁的儿子摔断腿就是坏事,谁也不能保证后来就一定会打仗征兵啊。”

我笑了,看着儿子气得鼓鼓的腮帮子,想拼命帮他想出一个发烧的好处来。可慢慢地,我忽然觉得不对劲了。

对于坏事,我们总是急着安慰说这也是好事,或者挤出几个理由来证明坏事都能转换成好事。这种想法虽然可以暂时缓解我们的痛苦,但并不能真的为我们解决问题。久而久之,我们会变得无力和坏事正面直视,近身肉搏。只要碰上了,就马上把它指认为好事,或者绞尽脑汁来想几条苦尽甘来的理由,丝毫不给我们的心理一丝咀嚼苦难的时间和消化挫折的意念。

可发烧了就是发烧了

,懊恼了就是懊恼了。不要急着否定自己的情绪,因为遇到坏事或苦难,本来就应该不舒服,不要急着否定这种不舒服。因为我们只有学会处理这种不舒服,才有可能真正战胜它。

我发现,我们好像特别喜欢把负能量及时压制。只要产生了,就希望马上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比如当朋友失去了亲人,我们总说节哀顺变,这当然是大家的善意。其实这在心理学上并不合理。必须经历哀伤才有可能走出哀伤,光靠节制是没有用的,哀伤不会因为压抑而消失。

当我们吃亏的时候,我们不是心甘情愿地“造福”旁人,也不是坦然接受上当受骗的事实。为了让我们咽下这口气,我们留下了“吃亏是福”的祖训。让我们坦然的不是吃亏这件事,而是通过吃亏能够获得福报,把“亏”看作“福”的前奏,把暂时的退后当作****的通道,以此来安心吃亏,真心有点鸡贼。

倒不如吃亏了就认栽,一笑了之。心塞过后总结经验,堂堂正正买个教训,争取下次不再傻傻地吃亏上当。

若只是惦记着吃亏是福,不自己主动承担后果,把整件事情的压力放在命运之神的宣判台上,若是有了好的转机还则罢了,如果说福报一直没有来到呢,恐怕得在吃亏的懊恼上再加一层气急败坏了。

朋友小康揣着5000元的报销款回公司,一念之差想省下打车费,就在晚高峰的时候冒险坐了公交车。结果钱被扒手偷走了。下车的时候她懊恼地把遭遇发到群里。不到1分钟,十来个人都留言安慰,破财免灾,你这算幸运的了。只是丢钱而已,不算什么。

我能了解大家的好心,确实这个时候好像不说这些,小康就不能从痛苦中尽快解脱出来,可是为了安慰她,还得虚构个灾祸来自我恐吓一下,确实也有些没必要。这件事就不能用另一种方式解决吗?不要再把这种破财包装成不可逾越的命理,成为免灾的不二法门。

这种疏忽完全可以避免,携带大量现金的时候完全应该规避危险人群,尤其是在晚高峰坐地铁或公交,这无异于羊入虎口。即使迫不得已要乘坐公共交通工

具,也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提防扒手行窃。

小康只身犯险又毫无危险意识,这场事故完全可以避免。怎么能在事后用一句破财免灾来定义,这只能让小康意识不到自己毛躁的问题,仿佛这钱还丢得很合时宜。

同事悠悠前段时间和另一个同事发生了一点矛盾。有一天,大家议论,悠悠还是怨气难消,愤愤地咒骂起来。我们都劝她嘴上积德,没必要为了点小事影响同事关系,悠悠还是越说越气,就差冲到对方办公室里开战了。

张姐眼见形势就要失控,赶紧说:“算了吧,你别再骂了。老话说了‘一咒旺十年’,你越骂她,她运气越好。”

悠悠顿时就闭了嘴,翻着白眼把这口气咽下。一场风波看似被这句“一咒旺十年”给消解了。可是我们应该这样劝人吗?恨意只是被担心让对方更旺而暂时压制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个时候可不可以有个人直接说有了矛盾应该正面去处理,两个人尽量去沟通,尽可能解释清楚,而不是用怕对方得利的心理去消极覆盖矛

盾。

说了这么多,大家会发现,那些老理老话是好心,但往往会让我们看不清问题的实质。坏事就是坏事,失误就是失误,矛盾就是矛盾。先正视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如果只是远远地看到了坏事的黑影,就急着掩耳盗铃地告诉自己那其实也是一种幸福。你就永远错失了和苦难交手的机会。更何况,谁能保证我们一定能战胜所有的困难?谁能保证每一件坏事都能准确无误地变成好事?如果我们一直没有迎来臆想中心心念念的春天,那压垮我们的就不再是苦难本身,还有误期的幸福和爽约的快乐。

坏事就是坏事,丢了钱、生了病、吵了架、下了岗,都是生命中经常遇到的负能量,遇到了就遇到了,直面问题,也正视由此产生的各种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