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为了梦想:拼尽全力又何妨 > 比起天才,我更欣赏坚持到底的普通人

比起天才,我更欣赏坚持到底的普通人

活到三十几岁,我不得不承认,这世上真的有天才。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班转来了一个男生成了我的新同桌,他的名字叫陈默寒。我已经记不清他的容貌,却还记得他有个狂拽酷炫吊炸天的本领,那就是过目不忘。

那时候语文课上所有的新课文,他只要安静地读一遍,静默几秒就可以完整地背诵出来。语文老师发现他这项技能后,开心得手舞足蹈。一下课就让他去教学校长那里表演了一遍。回来的时候陈默寒的脸微微泛红,粗声地喘着气,一直也不抬头。我悄悄地给他传了一张纸条表示祝贺,可是他紧张得攥在手心里怎么也不敢打开。

默寒的成绩并没有好得惊人,所有需要记忆出马的他都手到擒来,但逻辑思维方面并不出众。小升初的时候,我们学校推优,他服从分配去了一所不算太拔尖的中学,之后便没了他的消息,后来有人遗憾地说默寒已经泯然众人矣。

第二个天才是我的高中同学薇薇,不到1.6米,人巨瘦,好像永远都有气无力。她从来不参加体育活动,也不健身。高一的第一节体育课,800米摸底。体育老师说跑个七八成功力就行。一声哨响,薇薇像匹脱缰的马驹一般,噌地窜了出去。这速度快得让全场人都

蒙圈。她跑到第二圈的时候我们刚过200米,最后薇薇以两分三十几秒的水平完爆其他同学。听说她的速度都快到运动员水平了,而我们一众女生还在为3分50秒及格而奋斗。

后来,我和薇薇成了好朋友,我非常好奇她小小的体内怎么会有如此惊人的能量,也尝试着了解她的生长过程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时候的我,心智比小时候成熟,不会再轻易放走近距离研究天才的机会。可是据说儿时薇薇的饮食比正常宝宝还要少,除了吃虾不吐皮这一点,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最后薇薇也没有选择当运动员,高中时期骨骼大多闭合,此时再练也难有突破,更何况薇薇志不在此,绝对不会往专业道路上发展。听说后来她去了大国企当会计。如今最风光的时候就是集团每年的春季运动会。这十年,她代表财务室出征,包揽了各类跑步项目的第一名。

最后一个天才是我的大学舍友,她叫小米,柔柔弱弱、温柔善良。一开始我只是觉得她唱歌很好听,而且从来都不跑调。对于我们这种永远踩不准Key的人来说,这样的她已经足够精彩。没想到她的本领还不止这些。

有一天,我们去食堂打饭,校园广播里放着一首新歌非常好听。我们俩

跟着旋律轻声地哼了出来,可是我哼的是啦啦啦啦,她直接哼的是简谱。那一刻我震惊了,我说这是你第一次听这首歌吗?她笃定地点点头。可是为什么你知道简谱呢?

小米无辜地说:“我从小就是这样啊,只要听到的旋律,都可以在脑海里直接转换成简谱。”我以为她学过多年的乐器,所以耳濡目染,方有此等造诣。结果小米说,只在小学的时候拉过半年小提琴,后来就荒废了。

我无法接受这样的解释。为什么别人轻轻松松可以做到的事,我们需要悬梁刺股。可是在过目不忘的默寒、身轻如燕的薇薇和耳聪目明的小米身上,我分明看到了天赋的差距。

可不知为什么,他们三个没有一个从事与自己天赋相关的行业,最后做了心理咨询师的小米只有在哄孩子睡觉的时候才轻声哼唱几句,展示一下自己十分了得的歌唱水平。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老天爷这么不公平,因为耳水不平衡,我从来就听不准音阶,据说有这样缺陷的人100个中也不会超过3个。中考800米体测更是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当时,我捆着沙袋跑了三个月才刚刚跑进3分50秒的及格线。我也就是记忆力还算差强人意,谈不上过目不忘,不过瞬间记忆的能力

较强,记得上大学考现代文学,我漏看了郁达夫的写作风格,临考前三分钟,看了五大页笔记,最后一道大题居然真的是考郁达夫的作品分析。我文思泉涌妙笔生花,侃了一大篇。最后成了我们班的最高分。

这么想来,上帝对我也不错,虽然没有哪一方面技压四方,但好在也没有特别不好的地方。脑子不算太笨,动作也算敏捷,无风无浪地长大,平凡却也安稳。我知道,这世上的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羡慕过身边某个光彩照人的偶像,惊讶过班里某个才艺过人的同窗,然后在众人艳羡的神情中搓着衣角,渐渐落下了眉毛,暗淡了目光。

可是,听说人的一生平均会遇到2920万人,而我只遇到了这三个天才,我见得更多的是没有惊人天赋只有难凉热血的普通人,他们逆风飞翔,比任何人都勤奋努力。比起那些一登场就狂拽炫酷吊炸天的英雄,我更欣赏天赋不足,却超级努力坚持到底的普通人。

我们都没有通关秘籍,就安心地依靠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努力生长吧。少了一些轻而易举的收获和理所当然的成功,人生并不会怎样。

记得有一次去看一位年轻画家的小型画展,她笑靥如花地立在门口和大家攀谈,一个人盛赞她的画气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