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明清江南传奇录 > 第 十 三 章 四…

第 十 三 章 四…

九月初的一天上午,巍巍帝阙燕京都城里,天气晴好风和日丽。摄政王多尔衮站在紫禁城太极殿外的廊檐下,隔着白玉栏杆望着对面一箭之外的承天殿上金灿灿的黄墙碧瓦,以及层层叠叠飞檐翘翅迤逦远去直追天际的楼阁殿宇踌躇满志。

在这个称为全中国权力之巅的地方,此刻的他信心满满,皇帝福临还小,真正统帅全局的还是这个敢称皇叔父的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况且只要自己愿意,还可以迈出这一步的。

他今年三十六岁了,国字脸白白净净,两撇黑亮的胡须骄傲的向外翘起,双目英气逼人,正是年富力强雄心壮志郁郁勃发的时候。

自小就追随父亲努尔哈赤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的他已经是几次出生入死了,辅佐父亲努尔哈赤,兄长皇太极不停歇的吞并部落增长才干与力量,膨胀野心与欲望。终于在吴三桂的请求发兵为明帝崇祯复仇的大旗下,在一片石顺利的击败了大顺李自成入主北京,创建大清王朝,开启前所未有超迈古今的雄图伟业。

白露前后的北京暑热稍降,但还是那么炎炎灼人,对于自小在塞外冰天雪地苦寒中的满族人来说反倒难以适应。

他刚刚接到原大明总兵唐起龙的线报,弘光朝议和使团已到宿迁,并且和使团副使陈弘范取得联系,对方也愿效犬马之劳,多尔衮表示满意。

自负文武双全的他的确不同凡响,具有过人的精干才能与战略眼光。他深深的懂得单凭满人这一点文明开化,绝对不是人口比自己一百多倍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的对手,所以他不断的吸纳人才礼贤下士,并且制造波折让他们自相残杀此消彼长化解力量。

他最崇拜的父亲努尔哈赤走了,还带走了自己的母亲,那时候的他还是一个十五岁的懵懂少年,几天之内自己竟然从皇子之尊变成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多年了想起这些还是那么钻心般的疼。

父亲血液里流淌的无所畏惧目空一切却传承到了他的身上,最佩服的是父亲指挥的萨尔浒之战!

明朝七路大军集结压境志在必胜,哪知努尔哈赤满不在乎“管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如旋风扑灰一马当先把七路大军杀得是人仰马翻溃不成军,击杀大明总兵五人,缴获辎重无数,战甲数千副。这一仗让辫子兵威震天下,从此敌军闻风丧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思维得到了最佳体现。

弘光朝使团的北上消息让他不屑的冷笑起来,前几个月到处调兵遣将围劫追杀各路反清势力,即使骁勇善战制度严密的辫子兵也难以一一对付,只能选择各个击破。

所以他有意识的放出风声,让弘光朝感觉有划江而治的可能来拖延时间,但他甚至自己都没料到,弘光朝如此昏庸柔弱胸无大志,不仅不积极备战竟然此行还为大清带来了这么多的粮饷辎重。

此时的满族已非萨尔浒之战时可比,不仅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还知己知彼熟门熟路,除原来的元老范文程等一大批汉人外,大明投诚过来的高级文官洪承畴唐虞时等,一大批精英智囊。

武备不仅有让人闻风丧胆的辫子兵,还加盟了大明最具战斗力吴三桂等的关外铁骑,原来的护卫京师的锦衣卫御林军。

形势发生了不可预料的大逆转,李自成匆匆败走北京,在九宫山被地主武装袭击所杀,八大王张献忠退守四川云贵一带。原来的几路劲敌中的任何一路都可以与己分庭抗礼,然而自相残杀以及无谓的派系纷争消耗能量,让多尔衮选择在最佳时机入主中原,一举夺得令人炫目的胜利果实。

位于江南的弘光小朝廷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这样东林党人称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七不可立的福王做天子,其势不可久。

唯一所虑的就是江南一带的人心所向,大军压境玉石俱焚,一向倡导忠义的汉文化势必与满族的长枪利剑水火不容。定江山易得人心难,所以他一再听取范章京与洪承畴等老臣之言,吸纳忠臣义士作为榜样,分化瓦解斗志,如此江南一带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便可传檄而定。

原指望着使团能以史可法为正使,这个江南最有威望最有号召力的唯一人物前来自投罗网,要么所用要么清除,一举两得。

可正使却派来左懋功,这个仅次声望于史可法的江南大臣,降将唐虞时洪承畴等一再向自己推荐其人,多尔衮也有意如此,决心从副使陈弘范开始打开突破口。

一轮圆月行至中宵,把天地之间镀得如梦似幻般的皎洁。

那脆脆半黄的白玉轮,横亘在无边无际的旷野之中,无心无肺冰冷冰冷的俯瞰这伏流奔莽的滚滚红尘,似矜持冷傲衣袂飘飘的仙女,人间的一切悲欢离合都在她的眼界中平淡而寻常。

人有寿夭她却永恒,所有的过去与未来都是她永远的现在。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夹着方言口音的吟诗声浪浪的在这旷野里传开去,惊醒了本就浅睡的左懋功。

只见淡淡银色的月光下,栖云道长伫立在杂草丛中,长袍大袖,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