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夜序 > 第5章 观身不净

第5章 观身不净

佛教诞生在印度以后,传播到周边邻国,比如中国、泰国、缅甸等地。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划分。

一个主流的观点认为,广大的内陆中原地区信奉的是大乘佛教,崇尚普度众生,主张除了解决自己的烦恼以外还要拯救一切众生;

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地区信奉的则是小乘佛教,重视个人修行,人生来就是为了追求个人的自我解放。

这个划分没有太大的意义,对佛法修为及道行高深没有孰高孰低的标准,需要了解的是他们之间的教义。

小乘佛教认为释迦摩尼是唯一的教主,但是大乘佛教认为,世间同时有很多个佛。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概念就是大乘佛教的教义衍生出来的。现在佛是释迦摩尼,未来佛是弥勒佛,过去佛是谁呢?

有些了解的人可能会说是燃灯古佛,但其实过去佛不止他一位,而是七位,指的是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悟得正觉的七位佛尊,统称为过去七佛。

另外六尊佛祖分别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

根据佛经记载,毗婆尸佛是过去七佛中的第一位,其出世时间距今有91劫(佛经里的一劫为13亿4千万年),从时间上看,我们没听过似乎也正常,因为那是1000多亿年前了。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曾这样记载:过去有佛出世,号毗婆尸。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永不堕恶道,常生人天,受胜妙乐。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到后代,禅宗在每天早晨礼佛时,也有持诵七佛名号的习惯。

毗婆尸佛宗,主修的是宗门正统经典,《毗婆尸佛经》,宗门不大但内部也划分若干个流派,如胜观流派,净观流派,胜见流派,种种见流派等。

本来是修心戒神的正统佛教宗门,但问题出在净观流派上,要从他们观想尸体修炼观身不净法门说起。

观察身体是佛陀专门列出来的四个重点观察对象之一,并放在首位,成为四念处。

因为身体对生命的重要性,佛教认为身体存在许多虚妄的概念,吸引了人类太多的注意力,带给人们很多痛苦,而且因为虚妄意识的产生,身体变得不再纯净。

所以为了破除虚妄,纯净意识,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身体、理解身体、勘破身体,然后就产生了观身不净法门。

有人说身上确实很脏,不净:大便、尿液、脓疮、汗垢、头油、眼屎……但这只是对净最初级的了解。

佛宗的意思是认清身体沾染了什么,让人们对身体产生如实的看待。

不管是生死、高矮胖瘦、美丑、疾病等,把我们的主观意识附加在身体上的概念统统解除,恢复身体本来的面目,从依据身体而建立的烦恼障碍中走出来,从身体上超脱。

观身不净,一切无染,生死解脱,是为佛说。

而且在部分佛教寺院里,至今还有一种修行方法,遇到家里有年轻人去世,尸体就要捐赠给寺院,然后安放在适当的位置。

有一些和尚会去修炼观身不净法门,每天面对尸体,看着他腐烂,体悟肉体生命的无常。

对于佛、道等修行中人及门派来说,死亡和尸体,并不意味着不详,面对尸体之丑恶形象,做九种观想,是观身不净法的一种形式,行之可断除对身体的执着。

九想为:

一、新死想:静静地观想,一个刚死的人,直挺挺地身体仰卧,寒气透骨,毫无知觉;

二、青瘀想:静观还没入殓的尸体,停尸一日到七日间,黑气散溢,转成青紫色肿胀,十分可怕。

三、脓血想:静观死人开始腐烂流脓,烂尸肉块块崩溃,肠胃流出。

四、绛汁想:静观腐烂之尸,停积久后,尸体开始流出黄色汁液,臭不可闻。

五、虫啖想:静观腐尸停放久后,遍体生虫,这些无数的虫在尸体的每个部位钻来钻去,导致尸体骨节内犹如蜂巢般成了许多空洞。

六、筋缠想:静观腐尸的皮肉,被无数虫钻吃咬尽,只剩下筋缠连着骨头,犹如绳子捆着木柴,维持不散。

七、骨散想:静观死后的筋已经烂坏,骨头开始掉落四处。

八、烧焦想:静观死尸,被火焚烧,曲缩在地上,被烧得有些焦黑、有些生烂,令人不忍观看。

九、枯骨想:静观坟墓,经久破损,墓内的骨头也暴露于外,散落满地,被日晒风吹雨淋,骨头日久变成白色或枯黄,任由路人、狗兽等践踏糟蹋。

想到此身结局,将来毕竟如斯,试问一片淫心淡否?

以上九想观,如能时常作观,对肉体爱欲的执迷必可破除,内心也渐能清净,对人生的看法也能比较达观开朗,进一步甚至可以悟道,脱离苦海。

九想观的效用,正如前贤的诗证:“人想死亡日,欲火顿清凉。愚人若闻此,愁眉叹不详,究竟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