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征战在五胡时代 > 第8章 名士的北伐

第8章 名士的北伐

玄武湖在东晋时期叫昆明湖,在皇宫的南面,临湖一侧有座山,陡峻如削,像一只倒扣在水上的船,因此叫覆舟山。校军场就在昆明湖畔和覆舟山中间,另一面是皇宫。足有八个现代足球场大小的校军场内已是旌旗招展,号带飘扬。

一队队晋军步兵呈方阵排列有序,衣甲鲜明,刀枪耀眼,斗志昂扬。

队列前排正中有一面镶红边的黑色帅旗,竖写着五个大字:中军将军——殷。

帅旗底下一匹白色高头大马上坐着一袭白衣,羽扇纶巾的殷浩,神情悠然,充满自信。

左右两边是谢尚、荀羡两位副统帅,两侧马上分别是此次北伐的先锋,兖州刺史蔡裔,游击将军刘启,南中郎将王彬之,冠军将军刘洽,建武将军刘遁,鹰扬将军陈谦等人。

兵强马壮,战将如云,此次殷浩北伐,司马昱是下了血本了。

因为数日前,石赵大将豫州牧张遇暗中遣使送信给谢尚,欲举许昌等城投降大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阅兵台上,众文武官员簇拥着玉树临风的司马昱。

他受皇帝、太后委托,给北伐大军壮行,发表了热情洋溢地讲话: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故非常人所拟也。奸臣当道,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胡人入侵,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幸我大晋元皇帝力挽狂澜,英明神武,南渡长江,保得晋脉。几代先帝,励精图治,国富民强,今中原大乱,中军将军殷浩,精神可嘉,请缨挂帅,誓收复河洛,祭扫先帝陵园,荡平胡虏,迎陛下还都洛阳……”

台下黑压压数万将士群情激昂,齐声振臂高呼:“扫平胡虏、还都洛阳!”

魏晋的风流余脉,不仅仅是潘岳的“河阳一县花”,不仅仅是陆机的“顾影凄自怜”,不仅仅是张华的“居欢惜夜促”,不仅仅是左思的“高眄邈四海”,千姿百态,五色纷呈,还有司马昱的“清湛若神君”。

五十五岁的陈眕站在后排,深情的目光望去,手持黄铜大砍刀,亮银盔甲,胯下紫骅骝,英气勃勃的陈谦,都是自己三十年前的样子。

渡江以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何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 文乃翁《贺新郎.西湖》

宋代有词叹东晋,京都洛阳宫殿花石已烧为灰烬,令人垂泪思念。南渡后,秦淮河上纸醉金迷,笙歌夜舞,像祖逖这样的北伐志士去哪里找?晋怀帝被匈奴刘聪所掳,在宴会上做仆人倒酒,千古之恨,什么时候才能洗去?

淮河,波涛汹涌,日夜不息。

弋阳郡(今河南潢川县),淮河边不远处的土坡上。

承载着大晋君臣、百姓希望的当代第一名士殷浩在大批幕僚、将佐的陪同下,看着忙忙碌碌乘船渡江的将士们,心中无限感慨,名士清谈,饮酒赋诗,探究老庄,哪有统帅十万大军,运筹帷幄,疆场厮杀,来的爽快嘛。

“彬之,安西将军那边有什么新情况吗?”

安西将军谢尚是与张遇联系的主要负责人,所以他已率前军几日前渡过淮河,向许昌进军了。

南中郎将王彬之躬身答道:“目前还没有,想来应无变故。”

“嗯,迟则生变啊,我们得加快行军速度,保持与前军的距离。”

“卑职尊令!”

殷浩又转头看了看左右,忽然发现了不远处看着渡河士兵发呆的陈谦。

“鹰扬将军……鹰扬将军?”殷浩连喊了两声。

“哦,哦……末将在!”陈谦赶忙过来躬身应道。

殷浩一脸不悦道:“你在沉思什么?”

“末将,没……没什么……”陈谦其实在想谢尚、蔡裔的前军已经有两天没消息了,这不大正常,但不善言辞的他又不想把这种没有根据的怀疑,对殷浩讲出来,位卑言轻,怕影响了主帅的判断。

而殷浩从小就以才思敏捷著称,清谈第一名,对木讷之人很是不喜,沉吟了一下,下令道:“这样,你现在过江,率一千人马前去追赶谢尚前军,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动,速速派人来报。”

“末将遵命!”陈谦躬身退下,跨马向河边奔去。

安西将军谢尚是两晋名人谢鲲之子,他有个妹妹叫谢真石,就是当朝太后褚蒜子的母亲。

谢尚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工于书法,擅长清谈,是东晋一流名士,但就是不会行军作战。

他初次接到张遇的投降信,就急报司马昱,才引发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殷浩北伐。但他内心根本瞧不起张遇,自视甚高,堂堂大晋正朔三品安西将军,眼里怎会有一个小小的石赵降将。

傲慢的心理作祟,就使他省略了对投诚人员最基本的安抚和鼓励程序。

而张遇心里就非常不畅快了,我好心献城投降,你不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