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 第四节 棋人棋事洒清风

第四节 棋人棋事洒清风

下棋是我国文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棋不像一般的娱乐游戏,它会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等产生影响。

经过传统文人几千年的打磨,下棋已经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形态。黑白之间,楚河汉界内外,棋艺带来的启悟和内涵被无限拓展,棋盘之外的天地被融合为一,成为我国棋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同时,人们还能借方寸棋盘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气度以及兴趣爱好等。

谢安下棋稳军心

公元383年的冬天,前秦皇帝苻坚率领八十万大军,一路南下讨伐东晋。晋武帝连忙召见宰相谢安商量抵抗苻坚的事。谢安见到晋武帝之后,不慌不忙地说:“符坚虽然在北方很有声望,很多部落表面上也服从他,但貌合神离,随时都有背叛他的危险。他将整个国家的力量都拿出来征讨我们,后方不稳定,粮草接应势必出现困难。咱们只要坚壁清野,切断他的供给,寻找合适的机会,一定能破敌。”

晋武帝听谢安的分析后,觉得很有道理,就命令他统领八万人马抗击苻坚。

一般的大将在接受如此重大的任务后,都会忙得焦头烂额,但谢安好像没事一般,每天依旧和朋友们下棋、弹琴、饮酒、作诗,压根不说抗敌的事情。负责领兵征战的将军谢玄是谢安的侄儿,看到叔叔这样,不禁非常焦急,就和大都督谢石(谢安的弟弟)、辅国将军谢琰(谢安的儿子)一起去寻找谢安。

谢安看到他们三个人一起来,就知道是为了作战的事情。不过,他却闭口不谈,而是带着他们去东山游玩。在风光旖旎的山中,谢安让人在小溪旁摆下棋盘,与兄弟子侄轮流下棋。谢玄心中着急,但又不敢询问。谢石只是空挂一个大都督的名,主要的事情还是谢安负责,也就不问

了。谢安不慌不忙,行棋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得心应手。而谢石他们却心里面惦记着战事,下得一塌糊涂,一个个败下阵去。

他们这才知道,谢安已经胸有成竹,于是回去之后各司其职,严阵以待。

不久之后,双方在淝水展开激战,谢玄利用调虎离山的办法,袭击了苻坚的后方,并命令八万精兵水陆齐进。苻坚惊慌失措,看到八公山上漫山遍野的晋军,被吓破了胆,一路逃跑。在逃跑的过程中,他以为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是晋军,而风吹鹤鸣的声音,则好像是晋军在追击,这就是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由来。

捷报传到谢安手中时,他正在和宾客下棋。他没有细看,随手放在一旁,好像没这么回事一般。宾客问信里面说了什么,谢安只是平静地说:“已经取胜了。”

梁武帝与围棋高僧

梁武帝萧衍是个很好玩的皇帝。他崇信佛教,曾多次舍身到佛寺出家,最后还是他们的臣子们动用国库的钱把他给“赎”出来。同时,他又是一个特别有才的皇帝,精通琴棋书画。在琴棋书画之中,他特别迷恋围棋,经常会为了下棋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有一次因为下棋,他还杀了一个与自己关系极好的高僧,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记载,有一位叫作磕头师的僧人,在佛学方面的修为很高,也喜欢下棋,经常和梁武帝在一起切磋。一次,梁武帝让人召磕头师入宫切磋棋艺。卫士请到磕头师,来到武帝跟前禀报时,他正在下棋。卫士在梁武帝的耳边说:“陛下,磕头师到了。”梁武帝正下得兴起,没听见卫士的话,就说:“杀!”卫士听说后大惊失色,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只好下令将磕头师处死了。磕头师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在临死之前,他自我安慰说:“我没有犯过

什么错,可能是前生为小沙弥时,误杀了一条蚯蚓,而那条蚯蚓正是当今皇上,这是前来报仇索命了。”

等到下完棋,梁武帝想起了磕头师,就让卫士召他上殿。卫士说:“陛下,你刚才下令杀死磕头师,他已经被处死了。”听卫士一说,梁武帝才想起来那时自己正在下棋,而卫士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这才后悔不迭。

“常胜将军”宋太宗

宋朝的第二个皇帝宋太宗是一个典型的棋迷。迷到什么程度呢?为了能经常下棋,他在皇宫里设置了一个新官职,叫作“棋待诏”,就是专门陪皇帝下棋的人。

围棋发展到宋代,已经成为一项深受大家喜爱的智力游戏。当时,有一个叫贾玄的人擅长围棋,棋道很高。宋太宗听说后,就让他进宫陪自己下棋。在和宋太宗下棋时,贾玄都小心翼翼的,不敢让他输,但又不能让他赢得太多,这样痕迹太明显。一段时间之后,贾玄渐渐掌握了和宋太宗下棋的门道,每盘棋只输一两个子。宋太宗知道自己的棋艺不如贾玄,也知道贾玄是故意输棋,但并不点破。

起初,双方的感觉都很好,虽然都是在演戏,但还是演得有模有样。但是,时间一长,宋太宗觉得没意思了。一天,他俩又在一起下棋,宋太宗就问:“贾玄啊,朕知道你棋艺高超,为什么要输棋啊?”贾玄听后一愣,但很快说:“陛下棋艺高超,微臣这次全力以赴,争取不再输棋。”果然,这一次贾玄没输,而是和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