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上善若水:朴槿惠送给女人的人生经营课 > 多问问自己,你为别人做了什么

多问问自己,你为别人做了什么

有人说,人必须通过索取才能获得生存的权利,所以人性才会如此贪婪。可是,人活在这个世上,总是要与很多人发生各种各样的交集,总要因为自己的角色不得不承担起很多必须要履行的职责,即便我们必须通过对社会的索取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我们也必须先为别人付出多一点,之后才能让自己有所收获。

我们总是在想,我能得到什么?却很少会去想,我是否能为别人再多做一些。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不情愿为别人付出,又有什么资格求得别人的回报呢?很多人总是抱怨上天不够公平,总是赠予别人的很多,给予自己的很少。每当这个时候,我们不如扪心自问:在身边的同事工作无法完成时,你有没有助他一臂之力?在朋友突发变故一时窘迫时,你有没有对他倾囊相助?当街边的路人因身体不适不慎跌倒时,你有没有主动伸出援手?在这个社会和国家需要有人站出来时,你有没有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如果都没有的话,你又凭什么要求别人给予你更多?

“如果必须有人牺牲,那么我来牺牲。”这是当危机出现时,在***最真实的呐喊。她愿意为别人付出,愿意为自己的政党承担风险,更心甘情愿

地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

在韩国经济陷入低迷时,***亲眼看到露宿街头的民众排了很长的队伍等待着领取免费配给的晚餐。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始终辗转难眠,吃饭也没有胃口。当她看到没有一个官员愿意站出来为此负责的时候,她的内心更是痛苦万分。她开始意识到,似乎应该站出来为国家做些什么了,哪怕是再小的事,也应该做点什么才对。可是以往的经历让她犹豫不决,她曾经亲身体验过一个人处在风口浪尖时有多么痛苦,更何况她遭遇过那么多沉重的打击,遭受过那么多不公正的待遇,好不容易才从以往的阴霾中走出来,她真的应该重新站出来吗?

但是眼前的一切已经容不得她多想,国家已经摇摇欲坠,她不能独自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否则,她无法坦然面对自己,更有愧于死去的父母。于是,她最终做了决定,要为大韩民国的前途奉献余生,即使将来要越过的山岭再险恶、再陡峭,她也绝不会再犹豫了。

***能够放下自己的心理包袱,毅然决然地站出来,就是因为她时刻想着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这体现了一个人豁达博爱的胸怀、乐于奉献的品质、

顾全大局的精神,以及为了自己的信念义无反顾勇于牺牲的勇气和信仰。

张海迪出身于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的时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们一致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在死神的威胁下,张海迪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也许不会长久了,她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工作而难过,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去延长生命。她在日记中写道:“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1970年,她随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到莘县尚楼大队插队落户,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

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后来,她随父母迁到县城居住,一度没有安排工作。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抄录华章警句,还在读书写作之余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现在她已是山东省文联的专业创作人员,她的作品《轮椅上的梦》问世,又一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来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助翻译文字说明,看着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张海迪便决心学习英语,掌握更多的知识。从此,她的墙上、桌上、灯上、镜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写上了英语单词,还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不记10个单词就不睡觉。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会点英语的,都成了她的老师。经过七八年的努力,她不仅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还翻译了英国长篇小说《海边诊所》,当她把这部书的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编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

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热情地为该书写了序言:《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

以后,张海迪又不断进取,学习了日语、德语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