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小窗自纪(精装典藏本) > 第九十则

第九十则

雅俗共倾,莫如音乐。琵琶叹于远道①,箜篌引于渡河②,羌笛弄于梅花③,鹅笙鸣于彩凤④。不动催花之羯鼓⑤,则开拂云之素琴⑥,不调哀响之银筝⑦,则御繁丝之宝瑟⑧,磬以云韶制曲⑨,箫以天籁著闻⑩,无不入耳会心,因激生感。今也冯驩之铗,弹老无鱼;荆轲之筑,击来有泪。岂独声韵之变,抑亦听者易情。

【注释】

①“琵琶”句:用的是昭君出塞的典故。汉朝时王昭君远嫁匈奴,弹琵琶以遣怨抒怀。杜甫《咏怀古迹》:“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②“箜篌”句:箜篌,弹弦乐器,七弦。唐诗人李贺有诗《李凭箜篌引》,前有语谈箜篌引曰:“一曰《公无渡河》。崔豹《古今注》曰:‘《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又有《箜篌谣》,不详所起,大略言结交当有终始,与此异也。’”

③“羌笛”句:羌笛,单簧气鸣乐器,音

色清脆高亢,并带有悲凉之感。因原产于古羌族,故名。古羌笛曲中有抒发思乡之情的《梅花落》。刘禹锡《杨柳枝》:“塞北梅花羌笛吹。”

④“鹅笙”句:典出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鹅管笙,因其表面鹅黄色,故名。唐·李贺《步虚词》:“元君夫人蹋云语,吟风飒飒吹鹅笙。”

⑤催花之羯鼓:典出唐·南卓《羯鼓录》:唐玄宗喜好羯鼓,曾经在内庭击鼓,并且自己作了一曲《春光好》。当时正赶上庭中杏花开放,唐玄宗笑着说:“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羯鼓,古代一种打击乐器。起源于印度,从西域传入,盛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通典乐四》:“羯鼓,正如漆桶,两头俱击。以出羯中,故号羯鼓,亦谓之两杖鼓。”

⑥拂云之素琴:典出《韩非子·十过》。晋平公曾强令师旷弹琴:“一奏之,有玄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⑦哀响之银筝:典出《晋书·桓宣列传·(族子)桓伊》,谢安官高位显,为人所谗,孝武帝疑忌。正赶上孝武帝召桓伊饮宴,谢安侍坐一旁。帝命桓伊吹笛,吹一弄后,桓伊请弹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声节慷慨。谢安泪下,帝甚有愧色。

⑧繁丝之宝瑟:繁丝,弦音繁密。瑟,汉族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周礼乐器图》:“饰以宝玉者曰宝瑟。”也是瑟的美称。骆宾王《帝京篇》:“翠幌竹帘不独映,清歌宝瑟自相依。”

⑨“磬以”句:磬,古代的打击乐器,用石、玉或金属制成,形状像曲尺,悬挂在架上,敲击而发声。云韶,泛指美妙的乐曲。云,乐舞名。韶,舜帝时的礼乐。

⑩箫:竹制管乐器,直吹,又名洞箫。天籁:指自然界极致曼妙的声音,细腻雅致,动人心弦。

会心:领悟,领会。

冯驩之铗:典出《战国策·齐策》。冯驩,也作冯谖、冯煖,是孟尝君的门客,但获得的是下客的待遇。为了改善待遇,他三次倚着柱子弹着自己的剑,分别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一一满足他的愿望,后来他尽心竭力,报答孟尝君。

荆轲之筑:典出《史记·刺客列传》。公元前227年,荆轲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后事不谐,为秦所杀。筑,古代弦乐器,形似琴,有十三弦。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

【译文】

能雅俗共赏的东西,莫过于音乐。琵琶弹出了昭君的感叹,箜篌演绎了白首狂夫河流溺亡之后,他的妻子的哀伤,羌笛声里,好像看得见梅花飘落,鹅笙又似乎能引得彩凤啼鸣。如果不敲起催花的羯鼓,那就打开能够拂云的素琴;如果不调响哀婉的银筝,那就弹奏弦音繁密的宝瑟。磬音能够制作美妙的乐曲,箫声则以发出的声音像是天籁而著称。所有这些无不听在耳内,而心头触动,被激发出种种感情。如今啊,冯驩的长铗一直弹到老也没有鱼奉到他的面前;荆轲的筑一击便有眼泪涌出。哪里是只因为声韵的变化,更多是听到它的人动了感情。

【评点】

音乐的作用,早在白居易的《琵琶行》就已经描述得淋漓尽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