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小窗自纪(精装典藏本) > 第二六则

第二六则

诗里落花,多少风人①红泪②。当使子规③卷舌,鶗鴂④失声。

【注释】

①风人:一是指古代采集民歌风俗等以观民风的官员。此处则指诗人。曹植有《求通亲亲表》,有语云:“是以雍雍穆穆,风人咏之。”

②红泪:《拾遗记》中说,魏文帝(曹丕)所爱的美人薛灵芸离别父母登车上路之时,用玉唾壶承泪,壶呈红色。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世因而称女子的眼泪为“红泪”。此处指多愁善感的诗人的眼泪。

③子规:即杜鹃鸟、子规鸟。《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

,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卷舌:闭口不言,停止啼叫。汉·扬雄《解嘲》:“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

④鶗鴂:鸟名。即杜鹃鸟,古称鵙。

【译文】

诗歌里描写的落花种种,饱含着多少诗人的血泪,就是啼血的子规和悲鸣的杜鹃听到,也会发不出啼鸣。

【评点】

落花从来动愁肠。

盘点落花诗,最令人泣下的当属《红楼梦》中林黛

玉的《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林黛玉自幼丧母,心性敏感孤独,天生的诗人气

质,无端便添悲愁。于她而言,世上真是充满风刀霜剑,一片落花就能令她泪流成河。

而像杜甫平生遭际实堪伤,一世淹蹇不顺遂。他的“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四句诗道尽了世态炎凉。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听他唱歌。后来**凋零,人事流离,二人飘荡如飞蓬的时候,在落花时节相遇,怎不抚今思昔。而满地落花,更助长了今非昔比的悲凉情

怀。

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更是一曲春的挽歌,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读来真是令人无奈而又无奈。

落花,就是这么牵惹愁肠,诗人又是最多愁,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国破家亡,颠沛流离,这样大的个人遭际自不必说,令诗人情思如辘轳,一上一下,缠绵不已,啼血而诗;就算是外界风平浪静,诗人敏感的心里也可掀起一场风暴,目触落花,有感而发。

如此说来,对于诗人来说,这个热闹红尘就真的是处处花谢花飞,遍地红消香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