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小窗自纪(精装典藏本) > 第九则

第九则

以看世之青白眼①,转而看书,则圣贤之真见识;以论人之雌黄②口,转而论史,则左、狐③之真是非。

【注释】

①青白眼:《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自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青眼,正眼看人,黑眼珠在中间;白眼,看人的时候露出白眼珠,表示轻视或厌恶。

②雌黄:雌黄是典型的低温热液矿物,在中国古代,雌黄经常用来修改错字。因此,古语中“雌黄”有着随意窜改文章和胡说八道的引申义,且有“信口雌黄”

的成语。

③左、狐:左,指左丘明,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双目失明。相传曾著《左氏春秋》。狐,指董狐,春秋时期晋国人,世袭太史之职,亦称“史狐”。董狐秉性耿直,爱讲真话。晋灵公十四年(前607年),晋国大臣赵盾的族弟赵穿将昏庸残暴的晋灵公弑于桃园,董狐写“赵盾弑其君”并示于朝。孔子论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后人将秉笔直书喻为“董狐笔”。

【译文】

用阮籍看世相时的青眼和白眼来读书

,就能得到圣贤的真见识;用我们议论他人的雌黄之口来谈论历史,就能具备左丘明和董狐那样的是非观。

【评点】

阮籍看人用青白眼,对敬重的人青眼相见,哪怕这个人在世俗人的眼光里贫穷不堪;对不喜欢的俗人则用白眼,哪怕这个人在世俗人的眼光里地位高贵。在这个方面,他一点都不苟且。倘若我们能够在读书的时候也像他这样,带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对于书中精华青眼相见,对书中糟粕白眼相加,自古以来圣贤的真知灼见也就

被体味深透,化为己有。读书最忌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接纳,好比放养野外的牛羊,对到口的草不加分辨,一味狂吞大嚼,这样甚至会有中毒的危险呢。

我们议论起他人来,一向不留情面,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甚至形成两大阵营,支持者和反对者哓哓不休,舌口利辩。不过也好,事情真相就在这样尖锐的对阵辩论中水落石出。好像是胡适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确,写史书的人记载史实,必定带着个人臆想和道听途说

,还融入自己的观点,不可能完全客观。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我们能够用毫不将就、毫不苟且的态度,像议论他人一样不肯罢休地探究真相,在争辩过程中,向左一方和向右一方反复拉锯,最后事实真相就会浮出水面。

而且,漫说读书要区别对待,论史要力求客观,就是为人处世,又何尝不是如此?对待不同的人,也要像对待不同的书一样,采取不同的态度;面对一件事情,也要听取多方意见,以达到兼听则明,从而了解客观事实的真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