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在不安的世界里,不慌不忙的坚强 > 重要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你的体验和选择

重要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你的体验和选择

宿舍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把来自天南海北的人,随机分配在一起,四年的朝夕相伴,几乎注定了日后的深厚感情。大学期间,我们宿舍也曾为彼此间的缘分感叹过、庆幸过,只是好景不长,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文化差异,让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不同。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的作息时间不同步。我和另外两个室友习惯了晚睡晚起,而另外一个女生一到晚上10点就会准时睡觉。在彼此忍耐了一段时间后,我们三个嫌弃她不合群,还会耽误我们的正事;她抱怨我们妨碍了她的正常作息,让她精力不济。我们都很苦恼和难受,可是到底是谁影响了谁?如果她同其他三个同样早睡的人一个宿舍,或者我们三个同另外一个晚睡的人一个宿舍,问题都不会存在了。可是,现实偏偏是这样。天意弄人?其实我们都没有错。但在彼此的眼中却都是冲突的根源,简直坏得人神共愤。

从最初的相互指责,到随着彼此的埋怨和愤怒在日复一日中越积越多,最终在某一天,就像晴朗天气的干草被点燃一样爆发了,大家激烈地争吵,甚至口不择言。

吵闹之后,我们发现自己并没有感觉轻松,反而有种强人所难的内疚感。“如

果当时我没有那么冲动就好了。”“如果我当时忍耐一下,体谅一下,退一步就好了。”我们觉得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可是,一旦开始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们同样认为这也是应该做的,因为“我实在无法忍耐了”“她需要知道我的想法,她太不尊重其他人了。”有时候,即使我们中的强者也会做出草率或者错误的决定。

我们其实知道,自己会在那一刻、那一分钟,或者是在第二天早晨,感到后悔。我们一时的情绪,蛊惑了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并且事情过后很可能会反过来伤害自己。调查显示:考完试检查的时候,55%的人认为改答案会损害成绩,只有15.5%的人认为会改善成绩。但实际的情况是:58%的人把答案改对了,20%的人把对的改错了,还有22%的人把错的改错了。

很多时候,当我们高度集中在某件事时,第一反应就是它,认为这才是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学习、微笑、积极、修改答案……我们有时违背内心或直觉做了一些事情,过后又会首先归咎于自己,然后又会不爽会后悔。因为我们的正确判断总是晚于情绪的产生。

如果可以,在做出任何涉及别人的决定和行为前,最好让自己停下

来,延迟一下,问一问自己:如果我脱离了物理限制,脱离了社会约束,脱离了感情束缚,不再有其他人、事、物的干扰,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塑造生活,我想怎么做?

这时,你会更加明智。

其实,当我们对自己的某个反应觉得不舒服时,就应该停止了。很多时候,因为面子,大家都不肯先退一步,也无法做出改变,反而使事情变得更糟。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说“吵架伤感情”。有个理论是说,“当潜意识的‘我’对自己现有的状况感到不满的时候,显性思维中的‘我’如果还是要自欺欺人地去自我蒙蔽、自我安慰,生理上就会出现焦躁不安的现象,如果显性思维中的‘我’顺应了潜意识的‘我’,去反思现状,探索问题,寻求方案,那么立马就会感到豁然开朗。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显性思维与潜意识里的‘我’一致性越高的时候,这个人在生理上就越会有满足感和幸福感。”

大家都是成年人,最后四个人说开了之后反而更好沟通,达成的解决方案是,大家各退一步,相互理解,相互关照。我们三个如果晚睡的话就把灯光调暗,戴上耳机,尽量不要制造声音;而她也开始了戴眼罩的生涯。时间

久了,大家居然也都习惯了,依然是如胶似漆的好姐妹。

原来,放下芥蒂,转变认知,根本就没什么大不了啊。只要大家都愿意为彼此付出一点点,就能收获大大的回报。

后来我总结这件事,其实,如果我们四个人生活习惯一样,那么这个问题一开始就不会出现。可是,这几乎是不可能,世界上那么多人,每天发生那么多事,我们根本无法保证自己经历的就是期望的。既然无法改变事物本身,至少我们可以决定对待它的态度。

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负有责任。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由此产生的关于自己经历的联想和相关的体验。如果我对她的联想和选择是平和的,我的反应也会趋于平和;相反,则会变得激烈。

那么,你是否想过自己的联想是如何发生的吗?如果一个人在某个恐怖的环境下,却收获了惊喜;同样,如果他在一个惬意舒适的环境下,却产生了让他悲痛的事情,他对它的态度便与常人不同。所以,决定外界对一个人影响的不是环境,而是他在其中的体验和记忆;而决定他对这种体验和记忆的感受的,是来自于他自己的态度和选择,因为所有的记忆都是经过加工的,成品的模样是

积极还是悲观,由我们自己决定。

我曾试着作为一个自己生活的旁观者去做记录,一段时间后,当我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