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在不安的世界里,不慌不忙的坚强 > 人可以坚持,但不可以偏执

人可以坚持,但不可以偏执

生活就是一个七天接着一个七天。

“不是日子重复导致了枯燥和无聊,而是你枯燥无聊,把气撒在了日子的重复上。”我深以为然。

重复,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赋予它的本质和意义却是不一样的。

有人一天又一天,都在复习英语,所以他考了一个不错的成绩;有人一天又一天,重复练习绘画,所以他最后办了自己的画展。当然,还有人一天又一天,在赌博酗酒,最终他一事无成。而且,他不知疲倦,不觉得累,甚至不觉得饿。

为什么呢?上瘾。这真是糟糕。

你问他,“为什么不去找点其他有益的事去做呢?要是把这个执着劲儿用在其他地方,绝对能有一番成就”。

就听他唉声叹气地说,“日子闲得发慌啊!”其实不是闲得发慌,而是他已经偏执了。因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件事上面,所以他根本无法进行其他思考。过犹不及,一旦偏执,他的生活方式是很难改变的。哪怕是一件我们认为有益的事,比如学英语,上瘾之后也会产生副作用,比如他无法容忍别人对他英语方面的质疑,比如他没有时间用在交际和工作上。

所以,人可以坚持,但绝不可以偏执。坚持能帮助人达成目标,偏执却让人离初衷越来越远。就像打牌的人,我相信他最开始就是为了打发时间,可是上瘾之后就丧失了判断力,而变得格外悲

惨。

凡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进得去,出得来。对值得的东西,尽全力追求,又能对结果保持开放的态度。

哪怕看起来有益的习惯,过于执着也会酿成恶果。热爱学习是好的,但一个整日专注于书本的人,会变成书呆子;工作是好的,但一个满心满眼都是工作的人,会成为工作狂;钻研是好的,但一个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专业上的人,会与外界脱轨……因为在某个东西上偏执,哪怕这个东西看起来是好的,而造成家庭破裂、情商低下、呆板刻薄的例子还少吗?

如果把人生看作一场修行,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打破自我的偏执。从抽烟喝酒的恶习,到对某个观点的偏执,再到完美主义的苛求,都是考验。问一问自己,在过去觉得非做不可的一件事,现在是否一点都不重要了?当时觉得非得到不可的人或事,现在是否一点都不牵念了?曾经可以轻易激怒自己的事,现在是否已经可以毫不在乎?如果是的话,那么我们就拥有一颗开放的心。

而这时,那些曾经驱使并掌握这个人的习惯或者事物,就丧失了指挥和摆布他的能力,他才能保持理智和客观的判断。不再为外物所累,不再被自我折磨。

有一个信号就是,当一个人觉得不舒服的时候,他就知道:哦,我得破除偏执了。比如,当我发现自己因长期沉迷动漫,而不愿意走出家门时,我

知道,事情需要引起注意了。我对出门这件事觉得别扭,就是因为我此刻正执着于“看动漫”,它正试图控制我,让我对所有与它相悖的行为有所排斥,所以才会不舒服。而当我抛开它,不再被牵制,才能公正地去思考行为本身是否正确,是否有启发的地方,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同预期不同的状况,与其让自己惶惶不可终日,不如学着让自己不掺杂个人情感、不融入个人偏见、不嵌入主观经验和判断地去解读一个事实。

偏执除了让我们变得麻木、迟钝外,还会进一步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和同外界的交往互动。所以,我们要明白,很多事情没有对错之分,而很多所谓的缺点也无伤大雅。当事情跟预期的不一样,或者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有两种方法,一是改变心态,破除偏执;一是让事情按照自己想的去发展。

比如,一个人不喜欢一个同事,可能仅仅是因为她说话有口音。

按照第二种方法,我们总会遇到普通话不那么标准的人,哪怕她普通话比自己还标准,可能又会不喜欢她的语调吧。更别提人们本身的个性是难以抹杀的,所以,妄图改变外界以达成自己预期的方法,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它顶多解决一时的问题,新的问题还会层出不穷。

而真正有效的是第一种方法。当我们的心大了,很多问

题也就不是问题了。改变心态,学会包容,破除完美主义的执念。

所谓完美主义者,也就是说,人们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要达到希望的样子,比如,我喜欢自己的卧室是粉色的公主房,床要对着门口靠着墙壁,否则我会睡不着;我希望结婚的对象是35岁的大叔,工作是大学教授,身高175CM,体重不超过120斤,否则我会无法直视他……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一旦有一点点偏差,就根本无法接受。

可是,永远会有跟预期不同的事情出现,难道我们要一直生气愤怒吗?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心思和时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践行自我的人生呢?

人们之所以被激怒,是因为太偏执。他可能因为公共汽车迟迟不来而生气,也可能因为公车来得太快错过而生气;他可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