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在不安的世界里,不慌不忙的坚强 > 在变化中,生活才成了期待的样子

在变化中,生活才成了期待的样子

我的一个叔叔经营着一家小照相馆,他主要靠冲洗胶卷来赚钱。在数码相机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甚至作为唯一选择时,他还一直坚持做这行,直到有一天发现胶卷已经绝迹了。他想转去卖数码相机,可是为时已晚,因为大家已经开始用手机拍照。他想都没想过会这样:自己的营生没有了,不是因为经营不善,不是因为懒惰投机,而是因为这个行当消失了。

叔叔在不知不觉间被这个世界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每天,我们都在切身感受着时代的迅猛发展,更快捷的手机、更强大的电脑、日新月异的技术、令人目不暇接的新产品……科技似乎有无限的潜力。大多数进步确实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但繁华的表象之下可能是无人知晓的巨大牺牲和代价。就像温水煮青蛙,人们对外界的缓慢变化往往很迟钝,但变化累积的最终结果却可能致命。如果无法跟它同步,便注定沦为炮灰。

就像我的叔叔,生意失败后,他失去了一切。

那时我就懂得,改变是我们不喜欢甚至抗拒的事,但谁都阻止不了改变的到来。要么适应变化,要么落后于他人。我们的生活中一直存在着某种不确定的因素,面对变化,不得不做出选择。

是否要放弃现在的生活随外调的男友迁居外地,是否要接受一份意料之外的任命,是否抛弃

旧有的习惯迎接新的网络社交形式,是否跳出舒适区开始接受新知识的洗礼,如何面对朋友的突然离世,如何迎接新的生命降临,如何处理真相之后的真相带来的关系的重新界定,如何应对谎言揭穿后的混乱,如何应对一个人的告白和告别……生活总是充满了太多的突如其来,要我们做出决定,甚至连逃避都不行。

但在决定时,我们往往并不清楚它意味着什么。一个答案,随之而来的是天翻地覆。可是没有人能提前看到黑匣子里面是什么,正在发生什么,以及整个机制是如何运行的。我们只能事后评价,结果可能更令人受伤,也可能是意外之喜。

变化啊变化,总是这么让人又爱又怕。

可是,我们不能因为担心结果的到来就拒绝参与生活好的一面了啊!

要知道,现在觉得舒服的状态也是由之前的状态演化而来,平衡、失序,平衡、失序……正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生活才成了现在我们不想放弃的样子,才推动着我们不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神经可塑学有一个理论,人类的大脑在一生中都有改变并成长的能力。变化会让一个人对以前不能做不想做的事做出行动和思考,促使新想法的形成,还能赋予人们宝贵的经验,降低再犯同类错误的可能。

当然,每个人对于变化的适应是有限度的。打个比方,

当一个人自身的变化速度与外界的变速一致时,是相对静止的,他会觉得安全和舒服;但当不一致时,他便会因为失去掌控力而惶恐不安。好似一台CPU,当超过它处理的容量和能力时,便会崩溃。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往往我们还没学会这项技术,新的技术便又出现了。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让人感觉追不上时间的脚步:世界早已面目全非,自己却还站在原地。就像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婴儿,充满了不安和无助。同时,在这种变化中,似乎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了,就像一只被牵引着的提线木偶,失去了对自我的把握。人们对于自己的定义,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自我”的存在,这时,“自我”不存在了,有的只是一个靠外界驱动器启动行驶的汽车般的“死物”。被抛弃的孤独感和置身陌生环境的不安感,很容易让人或者破罐子破摔,或者彻底封闭。因此,与世界同步是应对变化的重点。

所以,一定不要被惯性驱动。不要因为一时安逸而拒绝变化,不要因为维持现状而违背底线,顺应生活的趋势,反而会过得更容易。

与其执着于过去的好日子,不如努力构筑新的记忆。我们还能从中有所经历和感悟,迈上新的台阶,至少不用终日生活在“早知道”和“如果”的后悔中,也不用生活在拒绝造成的伤害和

愧疚中。总之,接受变化比固守原地好得多。

那是不是这样,就不会重蹈像我叔叔一样的覆辙呢?当然可能会。但只要能接受改变的必然,事情真的发生时,就不会被打垮了。

说到底,如何经历改变,这取决于我们自己。它可以是绝望,也可以是重生。

很多时候,没有变化,才更让人恐慌。它意味着我们期待的未来可能没有实现的机会,我们向往的生活可能没有到来的一天。充实,其实不源于一个人现在在哪儿,而在于他从一点到更高一点,即变化的过程中所调动起的全部感知。在这个过程中,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与这个世界的互动,与自我的对话,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只有死的东西才会一成不变,如果今天和昨天一样,明天和今天一样,是不是就只活了一天?静止的生活是乏味的,甚至让一个人忘了自己。当日子总是重复,如果不看日历,我们是感受不到时间是怎样流走的。正因为每天都是不同的,生命才被延长了。

变化,代表了无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