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明 > 第64章 第64章【活灵活现】

第64章 第64章【活灵活现】

殿试阅卷工作还真不算太轻松, 文哥儿跑王华身边,就到他爹在使用一目十行技能对一份卷子进行初审。

文哥儿奇地在旁边探头探脑。

殿试的卷子是不用誊录的,全都是考生原卷, 考生们可以在这一环节尽情展现自己的书艺术。

要是读卷官认识你的字,又欣赏你的才华, 很有可能会把你的卷子推荐到阁老面前。

以到了科举最后一道关卡,卷面分也是很要紧的, 有时候甚至能让你逆风翻盘!

王华瞧见文哥儿眼睛里满满的都是奇,便把初审完的答卷挪到文哥儿面前让他自己去,自己则拿起了另一份篇策问读了起来。

文哥儿没想到自己还可以蹭到大明国考三试卷子!

他怀揣一点儿小激动认真站在案前起王华挪到自己面前的考卷来。

可惜他年纪小,对很多词理解比较慢, 做不到像他爹那样一目十行地进行初审, 只能逐句逐句地研究是什么思。

卷子经弥封官弥封了,不见考生信息, 文哥儿最先到的是最前头的考题。

一般来说,殿试考的是皇帝关心的时政问题,有时候皇帝不怎么关心这次科举, 出起题来就会很敷衍。

比如永乐年间考了三次“治国之道”。

比如嘉靖年间考了四次“国家安的治国之道”。

就这么议论文题目,有的人可能多背几篇参考作文就能直接上了。

今年朱佑樘考虑到自己刚登基,显然还是挺上心的,昨儿式考试时都待了挺久才退场,选的题目也挺写, 考的是“宗子之责”。

这考题可以发挥的方就多了, 也在一程度上透『露』了朱佑樘这位新君想要天下士子问策的想。

毕竟这题目约等于在问你“一大家族(乃至于皇室)的继承人该干点啥”。

文哥儿读到这题目,在心里琢磨了一下,没想出该怎么写。他又不是宗子,别说他爹没什么家业给他们继承了, 就算有也是他哥上,根本没有入感!

既然自己想不出来,文哥儿就开始别人的解题思路了。

不得不说,能从会试里杀出重围的人都有两把刷子,至少字迹得很,行文也非常流畅。

据说就这么一千字,大明准公务员们要在『露』天的考场上写上一整天,得亏昨天没中途下雨!

就是这内容,叫文哥儿有点纳闷,横竖都没出什么有用的观点。

他的小眉头皱了起来,莫名有种吃到难吃东西的感觉,甚至还有一点点熟悉的味道。

文哥儿左思右想,很快对上号了:这不就是他《大学衍义补》前几卷的体验吗?!似写了很多气凛然的大道理,仔细一琢磨又发现它什么都没讲!

人老丘写写还渐入佳境,慢慢地变得有思起来,这篇策问篇幅才一千字,根本没来得及变得有思!

王华经完三篇策问,转头瞧见儿子一张小脸皱巴巴的,不挑眉问道:“怎么?你觉得不?”

文哥儿客观评价:“文章写得还不错。”

就是没啥灵魂。

属于无功无过的普通水平作文!

想扣分吧,找不点;给高分吧,又不太值得。

文哥儿左右,见旁人都没空注他们父子俩,偷偷『摸』『摸』地凑到王华耳朵边把自己的想囫囵讲了讲。

这必须说悄悄话!

不能叫旁人知道他在对卷子指指点点!

万一他指指点点错了呢,那多没面子!

王华经粗粗地扫过一遍,自然知道卷子的优缺点。

确实是份没什么亮点的卷子。

事实上这才是殿试策问的常态,有时候观点过于新奇或者过于锋利,反而会让读卷官和阁老们不喜,直接就把你筛除出一甲候选名单。

那样的话,你连拿到御前读卷的资格都没有,更别提拿到状元、榜眼、探花这些风光名次。

以对于那些并非天纵奇才、没有把握靠才华打动读卷官和阁老们的考生来说,与其求奇求险,还不如求稳。

这种“锋芒毕『露』比不上歌功颂德”的心态也在一程度上削弱了殿试的重要『性』,到后来殿试几乎只是走过场,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功能。

毕竟大家都是抱求稳心态写那些陈词滥调,文章观点日趋同质化,最后选谁当状元不是选?

不过王华头一担起读卷官的重责,对这活儿还是很重视的。

哪怕这些策问大多没什么新,他还是很认真地试从中间挑选出能打“○”的文章来。

王华从自己初审完的三篇挑出一篇给文哥儿,笑道:“那你再这篇。”

文哥儿见他爹没反驳自己的话,知道自己的判断没错,顿时信心满满地读起第篇策问来。

比起上一篇,这篇策问就不仅仅是流畅了,还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方。

文哥儿得很受启发,没想到这问题可以这样解答!

学到了学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