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齐鲁燕苑传 > 第1章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第1章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斗转星移两载间,兜兜转转进燕山。

四海英雄皆齐聚,千里缘分一线牵。

相见时难别亦难,唯有梦中相得见。

洋洋洒洒提笔时,必是明月照无眠。

秋风习习,凉雨阵阵,伏案小憩的张无眠从梦中惊醒,揉了揉眼睛,望向窗外。

天边偶尔几只鸟儿飞过,时不时叫上几声,不知是不是错觉,总感觉鸟儿的叫声中流露出几丝凄凉和孤寂。

张无眠这个名字是他父亲给他起的,取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既有无心睡眠之感,又有希望其没有遗憾之意。

距离上次凤山一别,已经三月有余,不知道他们过的怎么样。也许分别之后再也不会相见,只能在书中畅叙幽情,激扬文字了。

正当无眠思绪万千时候,从窗边飞来一只鸽子,腿上绑着一张小纸条,用帛布好生包裹着。

好奇的拿着布帛,一个大大的单字邵映入眼帘。

无眠心头一颤,打开里面包裹的信件:张公子,见信如唔,展信舒颜,琴岛一别,甚是想念。吾本想亲自去任城一叙,奈何琐事缠身。内有奸佞当道,外有豺狼虎视眈眈,如今已是两难之地,进退维谷。不得已叨扰公子,望公子能辛城走一遭,震慑宵小之徒,以稳固辛城之师。若公子有难言之隐,拒绝卿等。。。也无妨。拜托了,张公子!

合上信件,张无眠长叹一声:妹妹,我们远没有疏远至此的,如今又为何。。。哎

自从邵妹妹成婚之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是原来那个无话不谈的小师妹了。

要说这张无眠的师父逍遥剑仙也是人才,收徒五十年,历来只招收女弟子。

五年前遇见张无眠,却打破自己的规矩,执意要收无眠为徒,说什么师徒缘分如何,助无眠成才也是自己成道之本,武道一途本就妙不可言。

因此张无眠师姐师妹一大堆,江湖坊间传闻张无眠桃花漫山开遍,却只是个笑谈罢了。

前几日在街上遇到好友李虎,还被调侃几句:无眠兄,近来可好,若是身体亏空,可来兄弟药铺挑选一二,也算兄弟尽些绵薄之力。自是被无眠敲打胡闹一顿才作罢。

哥俩饮酒吃肉一番之后,双双醉倒不知所以,第二日,李虎有要事先行离去,又只剩下无眠一人。

李虎家族三代经商,五年前同张无眠一同去琴岛求学,学业虽未有长进,经商头脑却是日益精进,因此学成归来之后,无眠回了任城,李虎则去了济阳城开了一家金银楼。

事业起步以后,又开了一家药房,请来了妙手神医坐镇,话说这妙手神医乃是药王孙思邈的传人,有医死人生白骨的能耐,诊费却只收十文,据神医说谨遵师训:但愿世间无疾病,宁可架上药生尘。因此在济阳一带传为佳话。

神医坐诊已一年两月有余,记得当时无眠与李虎在药王谷跪了两旬,双双晕倒后,被神医所救,感受到了齐鲁之地的仁爱之心后,才下山坐诊,却有谶语三言:不医无德之人,不医强盗之类,不医无耻之徒。若做不到,立时归谷再不出世。

事实证明无眠眼光不错,李虎确是有大才之人,在李虎的治理下,如今济阳城已经稳定下来,一片祥和之境,使得无眠也有空去处理自己的事情。

回想起往事种种,今日又见到邵妹妹的信件,张无眠沉寂的心又仿佛被重新点燃一般。

俗话说饮冰十年,难凉热血,或许此次凤城走一遭,还能再重开第二身呢。

张无眠明白武道一途虽然自己已登峰造极境,但是身边的朋友兄弟姐妹们还是较为弱小的,凤山之行不妨就为师姐师妹们扫清障碍,让他们更近一层楼吧。

想到此,无眠在心里默默感慨一番后,便返回住处收拾行李,准备动身前往凤城。

两年前,张无眠在凤山任职,说实话,当时并不对凤山抱有信心,甚至还有一些嫌弃。

因为凤山这地方交通并不便利,只能徒步前进,并没有那种速度快些的马车之类。

无眠徒步来到十里村后,一片荒凉,但是他也并没有什么怨言,依旧勤勤恳恳的完成自己分内之事,深得民心,经常和村民同吃同住,慢慢的村民们对这个外乡人颇有好感。

无眠觉得既然村民们尊称他一句张县令,他就要对得起这个称呼。

在这两年间的相处过程中,无眠发现此地民风淳朴,人们对他这个新来的小县令也怀着憧憬和热爱。

暮秋之处,无眠到来之际,村长亲自接见他,据村长说朝堂之上已经无人愿意来到此地,十里村已经五年无人接管,因此匪灾成患,村民们整天忧心忡忡,好多人搬迁去了别处寻个活路。

“今日张县令到达此地,乃是我十里村之幸,请公子受小老儿一拜。”说着村长便要给张无眠跪下。

张无眠连忙扶起村长:“不敢当,村长,张小子何德何能能受起这一拜,小子来到此地,便是怀着一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