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孤城闭 > 崔白

崔白

作者有话要说:

崔白《寒雀图卷》局部:

http://i92.photobucket.com/albums/l31/nfmilan/art/9.jpg

http://i92.photobucket.com/albums/l31/nfmilan/art/2.jpg

注:

佩鱼:五品以上的官员入朝面君出入皇城的信符,按官员级别分别以金、银、铜打造成鲤鱼状,称为鱼符,刻有官员的姓名、官职等基本资料,以袋盛之系于腰间,是官员身份、地位的标志物。

宦官的称谓:宋代宦官极少称太监,总称为内侍、内臣、宦者、中官,人当面不称他们为“公公”,一般称他们的官职,“中贵人”是宫外人对宦官的尊称。

勾当官:即部门的提举官、主管,南宋为避赵构讳改称干当官或干管官。


3.崔白

十二岁时,我被调入翰林图画院供职。品阶无变化,只是主要工作改为伺候画院待诏们作画和听候画院勾当官差遣。但书艺局的内侍们都很同情我,说这其实是一次降职,画院原是低书院一等的。

我也知道,书画院的人本来地位就不高,虽然其中四品五品的官员也能如普通文官们一般服绯服紫,却不得佩鱼。在世人眼中,书画院的待诏们都属于“以艺进者”,所给予的尊重也有限。而画院中人相较书院的又要逊一筹,诸待诏每次立班,均以书院为首,画院排于其后,只比琴院、棋、玉、百工稍好一些。

正经的待诏都这样,其中的内侍自然也就随之被众人眼色分出了新的等级。同样是内侍黄门,但琴院的不如画院的,画院的也就不如书院的。

当时的翰林书画局总勾当官是都知任守忠,张承照遂向我建议道:“你去求求张先生,请他跟皇后说说,让皇后命令任都知,将你留在书院罢。”

我不置可否。他又朝我眨眨眼,笑道:“去说,没事儿,张先生是皇后跟前的红人,但凡有他一句话,你就不必去画院了。”

我朝他摇头,否决了这个提议。我并不怀疑张先生深受皇后赏识与信任的事实,但也清楚地知道,擅用皇后对他的重视提出份外要求不是他的作风,上次出言救我只是极偶然的情况,我不想令他再次破例。我从来不敢奢望,亦不欲看到,有人会因我的缘故而向别人恳求什么。

画院画师分画学正、待诏、艺学、祗侯、供奉等五等,未获品阶者为画学生,所作的画供宫廷御用,或奉旨前往寺院道观等特定处作画。这是个更清静的地方。每旬日要取秘府藏画供画师们品鉴临摹,这天会略有些累,但平日事务不多,大多时候我只须侍立在侧,听画院官员讲学或看画师们作画。

在众画师中,我尤其爱观画学生崔白作画。他是安徽濠梁人,彼时二十余岁,禀资秀拔,性情洒脱疏逸,行事狂放不羁,常独来独往,引画院官员侧目,但他的画中有一缕寻常院体画中少见的灵气,却是我极为欣赏的。

深秋某日,画院庭中落木萧萧,他独自一人就着树上几只寒雀写生,我立于他身后悄然看,他搁笔小憩间无意回首发现我,便笑了笑,问:“中贵人亦爱丹青?”

我退后一步,欠身道:“怀吉唐突,搅了崔公子雅兴。”

“那倒没有,”崔白笑吟吟地说:“我只是好奇,为何中贵人不去看画院诸位大人作画,却每每如此关注拙作。”

我想想,说:“记得怀吉初入画院那天,见众画学生都在随画学正大人临摹黄居寀的花鸟图,惟独公子例外,只侧首看窗外,画的是庭中枝上飞禽。”

崔白摆手一哂:“黄氏花鸟工致富丽,我这辈子是学不好的了,索性自己信笔涂鸦。”

我亦含笑道:“崔公子落笔运思即成,不假于绳尺,而曲直方圆,皆中法度。怀吉一向深感佩服。”

“中贵人谬赞。”言罢崔白重又徐徐提笔,落笔之前忽然再问我:“难道这画院中尚有人作画需用绳尺么?”

自然有,就连画学正也会偶尔为之。但我只淡然一笑,没有回答。

许是自己也有了答案,崔白未再追问,衔着他清傲笑意以三字作评:“鄙视之!”随即转身继续作画,前额有几缕永远梳不妥帖的发丝依旧垂下,随着他运笔动作不时飘拂于他脸侧,而他目光始终专注地落于画上,毫不理会。

由此我们逐渐变得熟稔,不时相聚聊些书画话题,他看出我对丹青的兴趣,主动提出教我,我自是十分乐意,在我们都有闲时便跟他学习画艺。

一日他教我以没骨法画春林山鹧,画院画学正途经我们所处画室,见挥毫作画的居然是我,大感讶异,遂入内探看。我当即收笔,如常向他施礼。他未应答,直直走至我身旁,凝神细看我所作的画。

自祖宗以来,国朝翰林图画院一直独尊黄筌、黄居寀父子所创的黄氏院体画风,画花竹翎毛先以炭笔起稿,再以极细墨线勾勒出轮廓,继而反复填彩,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老九门]妾身有礼五代河山风月佳期如梦不要相信她农门娇色[咒回短篇]斯哈斯哈通幽小儒仙苏墨诗九璇可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