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元兴补天录之丁令威 > 第11章 第二卷第十一章

第11章 第二卷第十一章

但此事之奇,连当事人的我自己都是疑窦丛生,顾不得唐突,我望向远公,请教道:“师叔,我到底是中了什么邪术呢?”

远公闻言,看了陶渊明和陆修静二人一眼,却不曾回答,陶陆二人也只是微笑,沉默不语。过了一会,陆道长轻声问道:“法空,你听说过魂魄之说吗?”我有点惊讶:“那不是……”。

魂魄,我当然是听说过的,但这个概念,却很少见诸佛门。

按正统佛门看法,魂魄之说是外道说法,是邪知邪见,勤求此道,不过是浪费工夫,于解脱毫无益处,所以佛门中人,对此历来敬而远之,比如二师兄法顺就从来不会提及。

但人本性里对神神鬼鬼的好奇,让怪力乱神,种种说法,在佛门之内也四处流传。我偶尔从其他师兄那里听到一些鳞爪,但也不敢向法顺师兄印证,不知真伪,因此实际上,我对魂魄所知甚少。

师叔看穿了我的心思,微微一笑,说:“研究外道的说法,当然于佛门的解脱之道无益,对一心解脱来说,确实是在浪费时间。但并不是说,外道说的东西就一定是假的。好比登庐山汉阳峰,上山道路,确有多条,另外,也有很多歧路,走这些歧路,根本登不了顶。但歧路也是路,歧路上的景色,也可能是真美景,有的景色,甚至可能也很不错。”

历来人称师叔慧远是辩才无碍,这番话,说得我也十分信服,于是耐心听师叔说下去:“师侄,你虽然已经入我佛门,最终也将归于佛门,但你今生与外道有太多尘缘未了,不同于我师兄那般粹然佛门人物。

修道之人的修行,一看宗门和路径的选择,二看修为进境的高低。每个人的修为进境,只要你一心努力,个人尚且能做得了几分主,但每个人的修行路径上,却又有太多身不由己之处,有太多微细机缘的影响。

比如我,要不是当年我的胞弟,你的另一位师叔慧持起了个心思,要去太行山游历,又或者家慈家严没有让我与慧持结伴而行,又或者,我们没能在太行遇见你师祖,又或者,你师祖当日没有解说《放光般若经》打动我,种种微细机缘之中,只要有丝毫歧差,我可能就以雁门儒生的身份终老北地了。

师侄,我把这番道理打破了说给你听,一方面是希望你在修为上要发勇猛心、精进心,不可有时刻懈怠,这是你人生里自己就能做到的部分,是修行的根本功夫。但另一方面,在机缘上,要随遇而安,见机而行,这是修行的增上功夫。舍筏才可登岸呐。”

师叔又伸手示意一下陶渊明:“儒门老祖师孔圣人终生不语怪力乱神。但只是不语怪力乱神,并非不知怪力乱神,他老人家不语怪力乱神,也并非不收拾怪力乱神。就比如说陶先生,也是同样秉持这番儒门正义的一代大儒。

怪力乱神,多半由人,千百年后,只要有人之世,怪力乱神也还会在那里。不但在那里,现在还兴风作浪,弄得四境不宁,众生不安。在这时候,陶先生也会做金刚怒目,持剑逆击之,去打倒这些怪力乱神。”

听到这里,我应了一声:“是,师侄明白了”。

师叔赞许的笑了笑:“我们佛门也不是不讲魂魄,细细体察也是有所涉及的,不过终究路径不在于此,佛门修行,根本用力点也不在这些方面,西方历代祖师,大多有意大而化之的处理它。

但我华夏一族又有所不同。一来先天禀赋,二来另有其他根由,魂魄之说在华夏大为盛行,而道门源自本土,他们的修行路径,往往就围绕魂魄展开,他们修行的着力点,也正落在魂魄之上,因此,在魂魄之学上,下的功夫也就特别深。

正所谓兴一利,必生一弊,正因为功夫下的深,有些心术不正、奸滑酷贪的人就可能利用这种功夫来害人。比如,有人刚才就用道门秘术,差点把你的魄摄了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