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武林外史 > 第1章 明月山庄

第1章 明月山庄

大凤朝。

朝野内外人才济济,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周边各国八方来朝,端的是国富民强。

北方多士族,南方多侠士。北方的名门望族在朝堂上争权夺势,南方的武林世家在江湖中呼风唤雨。大凤朝有今日的繁荣昌盛,除了朝廷将士在战场上的强势征伐,当年山河飘摇时,也是这些武林豪杰的鼎力相助才力挽狂澜。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当时无论是内战还是外患,江南都不在战局,因此没有受到太大波及。

清风镇位于江城湘城交界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南来北往的行商过客络绎不绝。不论白天黑夜,小镇都热闹非凡,镇上老百姓或者开店,或者摆个小摊,日子比之其他地方好过许多。

清风镇外有个明月山庄,老庄主叫沈喻,年轻时仗剑闯天涯,敌寇来袭上战场,那时说起喻公子是多少少女心中的梦。战事结束后沈喻回了清风镇,买了块山头,建了明月山庄。

沈喻闯江湖时仗义豪爽,知交满天下。在沈喻回清风镇时,有那么些四海为家的兄弟也跟着来清风镇安家落户了。这些兄弟有那除了打架什么都不会的好汉,也有除了打架什么都会的大佬。

祖上曾是皇商的王泊瞧着这群好汉日日在山庄喝酒打架,沈喻腰包日渐消瘦,大手一挥,开始打江山。

清风镇第一家镖局兴隆镖局成立,只会打架的兄弟们赶鸭子上架上岗就业,凭着一身在江湖中摸爬滚打练出来的真功夫,从不失手,成了大凤朝赫赫有名的金牌镖局,过往清风镇的商人有需要护镖的都会找兴隆镖局。

清风镇小摊小客栈多如牛毛,稍有实力的人家特地多建几个屋子租给外来行商。镇上配的上土豪身份的酒楼还没人有实力涉足。王泊一咬牙,让沈喻卖了祖上传下来的古董,在清风镇那条江边建了栋五层酒楼,吃饭住宿一条龙,高端大气上档次。兴隆大酒楼一开业,大受欢迎,连清高的才子们都喜欢在楼上望着江水吟诗作对,原本冷冷清清的江边由此变成了寸土寸金的临江街。

王泊就是沈家的财神爷,在他的带领下,明月山庄的营生开始渗透各个行业,闷声发大财。

沈家世代习武,沈喻开了山门广收弟子。穷人家的孩子不收钱,在山庄当几年外家弟子,强身健体,学的一些拳脚功夫后在镖局衙门谋个事,最不济在码头上扛米也能比他人多扛几袋,也算给孩子找了谋生的好去处。

外家弟子有养家糊口的担子,家里的弟子学的一身本领却是无所事事。家中掌事的老一代还老当益壮,二代都只能混个管事,三代除了练武完全没事做了。老庄主一思量,这样下去,好好的孩子要废了,和老伙计们一商量,把三代全发配出去了。

一时间,清风镇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出现了许多好汉。

小镇周围的村子里,明月山庄的子弟们帮着村民们捉鸡赶鸭寻牛,还能哄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大娘,屋顶修好了,您不用担心漏雨了。”长相憨厚的年轻人从屋顶上飞下来。

张大娘“哎哎小心点”应着,从屋里捧出刚煮好的鸡蛋不由分说就塞给年轻人。

“大爷,柴劈好了,这两只野兔您给铁柱他们加个餐。”一个看着吊儿郎当的青年说着就要走。

李大爷颤颤巍巍的抱着一大篮刚才地里摘下的青菜:“小伙子,这些菜自家种的,替我向老庄主问个好!”

“小伙子,又来帮忙插秧啊!”王大爷笑呵呵的看着面前穿着农家衣裳的两个年轻人。

两个明月山庄的弟子应了声,接过秧苗就开始干活。不愧是习武的,这效率,王大爷干了一辈子农活都要夸一句:“小伙子,就冲你们这本事,将来种田绝对是一把好手,婆娘孩子都饿不着哦!”

两个小伙子眼角抽了抽,从会走路就开始扎马步,起早摸黑苦练十几年武功,没白费,种田都比别人有前途。

村子明月山庄出资建立的小屋。朗朗书声传来,“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几个婶子拎着饭菜往田间走去,听到孩子们整齐的读书声,一个年轻妇人探头往屋子看了看:“沈先生的字可真好看。” 她闲时也会到屋子这边,跟着孩子们认几个字,虽然妇道人家不懂什么是横平竖直,但看着沈先生的字总觉得像他人一般温润。

“沈先生生得真俊。”另一个小个子妇人吃吃笑着:“我家那个汉子,看着人高马大的,站在沈先生一旁手都不知道往哪放,扭扭捏捏的。”

“读书人跟我们这些地里刨活的能一样嘛?沈先生看着笑眯眯,我家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浑小子看到沈先生可乖了。”走在后头的胖胖妇人接过话。

“娃娃们赶上好时候了,沈家不收束脩,孩子们在这读书,不用像我们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咯!”一个圆脸慈祥的大娘笑呵呵的说道:“连女娃娃都能识字,家里的丫头们以后说亲都好说!”

“搁从前,咱普通老百姓哪能学武呢?我爹以前跟人学了几招,又当学徒又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