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秦始皇:朕带五万大军到明末 > 第100章 洪承畴

第100章 洪承畴

洪承畴原是明廷陕西三边总督,在陕西任上与当时的巡抚孙传庭联合剿贼。

二人将农民军打的溃不成军,李自成最惨的时候只剩十八骑遁入商洛山中。

二人准备搜山将李自成彻底消灭之时,戊寅之变爆发,清军两路破关,开始对京畿等地区大肆劫掠。(戊寅之变:即清军第四次入关劫掠,因正值崇祯十一年,戊寅年。)

次年清军又对锦州开始长时间围攻,洪承畴被从陕西调走,担任蓟辽总督。

直到今年初,明军在松锦之战全线败退,洪承畴被清军所俘。

可被俘后的洪承畴拒绝降清,皇太极对洪承畴看的极重,不惜让自己的侧福晋布木布泰连夜说服洪承畴。

第二天,洪承畴果然剃发跪拜皇太极,表示愿意降清。

可洪承畴毕竟是个体面人,让他刚降几个月就对付故国,这根本就不可能。

恰巧此次是中原的‘贼寇’出关挑衅大清,洪承畴毅然接受了皇太极的邀请。

皇太极对洪承畴道:“秦军!正是今年陕西出现的一伙贼寇,先生离开陕西后,明廷用人混乱,导致先生在陕西建立的功绩付之一炬!

至今年初,陕地贼寇以聚集数万!

此伙贼军从今年二月开始全面进攻关中各州府,不到半年竟然在关中立足,现在更是敢挑衅我大清国威!

先生以为此时我大清应该如何应付?”

既然是对付贼军,洪承畴完全没有心理负担,在洪承畴心里甚至觉得自己降清是为了拯救大明!拯救华夏!

洪承畴也是有备而来,会前他得到皇上允许从兵部了解最新的秦军动向。

洪承畴道:“据兵部最新的情报得到,秦军此次出动兵力约两万人左右。

现在对方已进入大同境内,对方兵力虽然不多,但粮草从陕地转运千里,需要的后勤必然不少,他们在关外的行军路线了肯定会选择相对平坦的路线,而关外满足秦军行军条件的地方只有一个!”

说着洪承畴指着大兴安岭区域下方的西拉木伦河沿线。

“秦军从大同出关,适合大军通行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西拉木伦河和西辽河沿线,此处正是科尔沁部的栖息地。

科尔沁草场,历来是中原王朝进攻草原的军事重地,想当年汉武帝发动漠南之战,就第一时间命令李广攻打此处,以牵制当时的左贤王部。

秦军能出兵关外,其战力必然不可小觑,我军没有必要和对方硬碰硬。

我军不可能将战火延伸到辽东,以微臣之见,我军应立刻派大军支援科尔沁部,抢先占据西拉木伦河上游。

只要我军占据上游,时间一久,没有草原牧民的补充,单靠关内粮食补给,秦军最多坚持不了一个月!到时候贼必退也。”

“哈哈,先生果然大才,足不出户,就能据敌千里之外,朕得先生,犹如刘豫州得卧龙也。”

皇太极余光察觉到范文程幽怨的眼神,立刻补了一句。“还有范先生,效忠大清多年,对大清有定鼎之功,其才不输凤雏。”

“今朕得二位先生,何愁不平天下!”

皇太极语气一转,细声对洪承畴道:“朕得知先生近日身体不适,特安排了太医三名,奴婢数名,他们就在殿外等候先生。”

洪承畴听明白了皇太极的意思,叩拜谢恩后往殿外走去。

皇太极深沉的望着洪承畴的背影,心里对洪承畴的提防慢慢松动。

之前皇太极一直想不通洪承畴可是堂堂明廷封疆大吏,为何一个晚上就能让他放弃民族大义、家国情怀?

这次刚好是秦军闹事,用来试探洪承畴再合适不过了。

皇太极叹气道:“唉…看来朕是高看此人了。”

范文程听到皇上如此评价洪承畴,心中一喜,附和道:“是呀,微臣还以为堂堂两镇总督会有什么惊天高论?

增员科尔沁,皇上前几天调兵的目的地正是此处。看来两朕总督,不过如此嘛。”

皇太极叹气的意思可不是否定洪承畴的才能,既然范文程如此理解,他也乐意这种情况的出现。

“罢了罢了,不提此事了。”

“现在最让朕头疼的就是大清国内的局势,现在我军南下受阻,国内各物资严重匮乏,再得不到补充,朕担心呐!”

范文程点点头道:“皇上圣明,大清立国后,物资消耗是大金时的数倍,以辽东之地确实难养之。

微臣以为,此次“采粮”不可废!

以微臣之见,我军应该做好随时采粮准备。前方战事一旦对我军有利,立刻组织满八旗沿老哈河沿线,直破明军蓟镇防线。

汉、蒙清剿残余秦军,沿秦军来的方向,直破大同防线!

此次我大清物资太缺了,两路大军可在关内“采”个一年半载!

有了这次补充,大清下一步可以继续对漠南蒙古各部用兵,打到他们彻底加入八旗为止!”

皇太极又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