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秦始皇:朕带五万大军到明末 > 第13章 来自对史记的震惊

第13章 来自对史记的震惊

邢达离开后,众人开始议论对策。

嬴政吩咐道:“速派人前往漆水上游,证实邢达所言。”

“孙传庭如此处心积虑的一番谋划,朕就如了他的愿。”

凤翔府衙。

扶苏看完淳于越给自己的史记后大怒:“我大秦竟然二世而亡!赵高、李斯这个两个叛徒,来人!”

“公子且慢!”白英急忙打断道。

“先生,这两个匹夫娇诏害我性命,难道就放过他们?”

白英反问:“公子这不是活的好好的么?”

“这…”

“李斯是丞相,公子如果一怒之下杀了,其他不知道实情的大秦官员会怎么想?城中的王贲会如何做?

至于赵高,他是内官,不是公子底下的奴婢。公子如果杀了,公子将有觊觎大位之嫌呀,公子也要记住你现在只是长子不是太子!”

“什么?此次出巡父皇只带了我一个儿子,难道太子能是其他人?”

“难道陛下今后不会再有儿子?”白英这句话直接让扶苏破防。

扶苏咚的一声坐在椅子上:“难道…难道我就装作什么都不知?”

“不错!该向李斯请教就继续请教,不要表露出任何不满,你只需等待陛下回来,将此书让陛下看到即可。陛下知道实情,自有陛下为你扫除障碍。”

愤怒过后扶苏冷静下来思考,确实如此,如果自己一时冲动,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自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父皇回来知道真相后,那些小人父皇肯定不会放过。自己何必急于一时呢。

扶苏双手作揖:“扶苏多谢先生教诲,险些酿成大祸。”

白英欣慰的笑道:“公子能虚心纳谏,日后必成一代明君!”

府衙二堂,扶苏看着岐山县新统计的人口和土地,对一旁心事重重的李斯道:“丞相,新统计的岐山县人口是六万,为何拥有土地者,不到千人?”

李斯眉头紧锁,好像在想什么重要的事情。

“丞相?”

“不知公子还有什么疑问?”

扶苏又把问题重复一遍:“可是下面官员疏忽所致?”

李斯整理了下情绪,马上恢复到平时的工作状态。

“公子,不止岐山县一县是这样,整个凤翔府一州八县都是如此,甚至整个天下可能都是这样!”

“什么?这是为何?”扶苏大惊。

“公子,臣近日看过凤翔府的往年皇册,发现这百来年,凤翔府的人口基本缓步增长,可耕种土地并无太大变化,但土地拥有土地者却越来越少。原因就是土地兼并!”

“何为土地兼并?”

“明庭初期,基本能做到大部分农民拥有土地,可农民之中也存在优劣,经年月累会种田、勤奋的成为富农,不会种田、懒惰的成为贫农。

如果遇到灾年,贫农断了口粮就只能把手中的田地卖给富农,换取活命机会,富农获得的田地越多,就雇佣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来为自己种田,就是所谓的佃农。

佃农不用向明廷交税,只能图个温饱活命。富农有钱有粮,就有能力培养子弟进入仕途,明廷又对官员有税收减免,这就是所谓士绅。

这样一来明廷的税收就压在自耕农身上,自耕农在丰年还勉强度日,可稍遇旱涝,他们只能被地主士绅兼并掉土地。如此才有现在这种现象。”

李斯处理秦国内政多年,看到如此不合理的土地分配,结合往年土地数据,没用多久,就发现了其中的症结所在。

国家统一人口必然增加,可土地开发数量并没有增加多少,平均耕地必然减少,又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遇到这种十几年的大旱之年,地主家的粮食产量也减少。

这样一来,需要的佃农人数也减少,大量没有土地又没有办法的填饱肚子的‘农民’,不造反还能干什么?这也是明末剿匪越剿越多的原因。

扶苏从小接受的是标准的贵族教育,根本不觉的底层农民能对整个王朝的统治产生什么影响,只听那些先生说要对底层百姓仁德之类的话,他觉的有道理,也是这么做的。可今天才算明白这个道理背后的逻辑。

“丞相,如此大旱之年,地主粮食减产,需要的佃农也会减少,那这些没地又吃不饱饭的农民怎么办?”

“只能成为流民、进山当野人或者造反!”

扶苏大惊:“什么!丞相打算如何解决我凤翔府目前这问题。”

李斯无奈道:“我与府内(原秦国丞相府)官吏商讨多日,亦没有可行之策。”

“可是土地问题不解决?我们就没有充实的税赋,没钱没粮拿什么练兵?此乃我秦国目前第一要务!”

“公子能如此认为,实乃秦国之福。”

扶苏微慍:“丞相!这些奉迎之言目前有何用!现在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问题不解决,秦国就算打下再多的地盘有什么用?”

没想到李斯竟然直接跪下:“公子息怒,臣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