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杂八地有怪谈 > 第221章 灯下说鬼

第221章 灯下说鬼

白莲华今儿摇了。

摇了,嘚瑟也,抖起来了,狗熊穿袍子——成人了。

为嘛他非得今儿“摇”?

还不是因为今儿桂桂子小姐一口气儿买下了他所有的药糖。

小赚一笔是次要的,关键是,他进过桂桂子小姐的香巢,跟桂桂子小姐近距离接触过,在收钱的时候,还碰了桂桂子小姐的小拇指一下。不信您闻闻,这会儿还有香气儿哩。

这么一件露脸的事儿,足够白莲华说半个月的。

为嘛他这么能白话?

还不是因为他姓白,外号“白话蛋”么。

白莲华是在河边长起来的,据他自个儿说,他妈生他那天,赶巧家门口的河面上飘过一朵白莲花。他爸爸一眼就瞅见了,当即为儿子取名莲花。

他妈不愿意,儿子怎么能叫“花”呢,女里女气的,没一点儿阳刚劲儿。不行,非改名不可,不改名就抱着孩子跳河。

他爸惹不起他妈,再说了,他妈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大小伙子名叫莲花,确实不够阳刚。

得嘞,既然不能叫莲花,那干脆就叫莲华吧。

就这么着,白莲花成了白莲华。

可是,前两年他让一位盲相士替他批八字的时候,盲相士却对他说,他的名字不应当改,倘若依旧名叫莲花,一旦绽放,便可风光无限,那时候他就不用像今天这样,挑着桶柜,走街串巷,吆喝着卖药糖了。

他听盲相士这么一说,赶紧讨教:“那我能干嘛呢?”

盲相士掐指一算,又一算,再一算,这才终于道出天机——你能卖糖豆!

您瞧,莲花与莲华,仅一字之差,就是卖药糖和卖糖豆的区别。反正甭管卖什么,似乎都跟一个“糖”字沾边儿。这倒也好,糖是甜的,总比苦的要强。这就好比他的命运,苦中带甜。

爷们儿,你往那边瞅……

瞅见挨着河边不远的那个小破院儿吗?

那是他爸爸留给他娶媳妇用的。可惜他爸爸都已经入土十好几年了,他还没能娶上媳妇。

不过么,他倒也不愁。河对面,砂锅胡同,住第二家的小寡妇吴媚娘,是他的老相好。

吴媚娘跟他说了,嘛时候他凑够了二十个大洋,嘛时候就名正言顺的嫁给他。

有了吴媚娘这个小浪蹄子愿意跟他,他还愁个嘛劲儿呢。

您说,这还不是苦中带甜么?

这两天,也不知道是不是沾了桂桂子小姐的福气,他的生意格外得好。

今儿,又是天刚一擦黑,他那两个桶柜的药糖就被小孩儿们买光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回到家,刚把挑子撂下,便匆匆出门去了陈老义的小狗食馆儿。

他不为喝酒,只为显摆。穷人乍富,赖狗长毛,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果不其然,刚一撩开棉门帘子,低矮的小屋里面便异口同声地传来一声“呦呵”。

也就是他,才能换得这么一声“呦呵”。换了别人,小酒馆儿的人也就不“呦呵”了。

为嘛?

还不是因为大伙儿又能白听评书了么?

难不成,白莲华会说书?

非也。他倒是想拜师学说书来着,但他爸爸非说说书早晚得饿死,远不如干祖传的手艺——卖药糖。

爸爸的话不能不听,所以,到今儿为止,他白莲华干得营生是卖药糖,而非说书。

可但是,但可是,虽说白莲华没学过说书,可他那张嘴皮子一开,天南地北的哏事儿自然来。

为嘛他有这么好一张嘴皮子?

还不是因为他是卖药糖的么。

瞎说,卖药糖的跟耍嘴皮子的有关联么?

有哇。怎么能没有呢。

要想把药糖卖出去,必得先学会吆喝不是?

要想吆喝得人人都能听见,是不是得有一副好嗓子?

吆喝一天,嗓子不累不哑,这一点,可不是人人能做到的。

当然了,这仅是入门级。

有了好嗓子,不但能吆喝,还得能白话。

人家买你的药糖,你不得自卖自夸叨叨几句呀?

久而久之,这嘴皮子是不是就越来越溜了?

但这还不是关键。

关键是,要糊弄小孩儿们买药糖,你非得跟他们说点儿神神鬼鬼的新鲜事儿才行。

还不能总说那么一段儿,就会一段儿,人家都听腻了,你还叨叨个没完,你这药糖照样卖不出去。

所以,就必须老有新鲜段子才行。这一来,不就把人吸引过来了吗。说到最精彩的地儿,嘡啷打住,这叫“做扣儿”。

还想接着听吗?那您就买几块药糖吧。

不买他的药糖,他就不肯往下说。

多会儿看卖得差不多了,多会儿他才接着往下说。

一个段子做四五个“扣儿”,药糖不就被人买干净了么。

现在明白为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