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在古代奋斗养娃的日子 > 第71章 考策论

第71章 考策论

终于又到了这个月的第三次考评。

书院每次考评都是为科考打基础,所以流程一般无二。

前两次考评已经把帖经跟杂文考完,今天这一场考的便是策论。

对刘二福而言,帖经再容易不过,只需要按照要求,将书中内容默写下来即可。

帖经考的是基础,是学生的记忆力。当然如果大家记忆都不错,那就卷面定输赢。字写得好,写得整齐,将会成为最后的加分项。

而杂文,则主要包括一些论、表之类的文体,它的特点是“杂而有文”。主要考书法和习作能力,诗词歌赋就包含在杂文里面。

至于策论,需要很强的思维逻辑能力,把理论跟实践相结合。阐述对时政、吏治等方面的理解和观点。

但刘二福根据以往受过的教育,实在不能理解策论里面竟然不用涉及律法,难道真要等到当官后再去学习律法?

今天的策论题目是:浮费弥广。

浮费弥广?这是书院随性出的题?还是这个朝廷已经急切需要浮费弥广的对策?如果真要到集思广益去解决浮费弥广,那肯定是产生了严重的收支失衡,难道是财政赤字?

刘二福突然陷入了沉思,也为当前局势感到担忧。

仔细想想,这两年北方连年干旱,饿殍遍野,朝廷岂能坐视不理?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没有生机的土地,就等于需要连续不断的外供。可外供谈何容易?更别提是连续不断了。

浮费弥广,顾名思义就是不必要的开支越来越多,非常之广,如何解决?

可天灾是必要的支出啊,怎会是浮费?朝廷的紧急预案呢?之前一加再加的赋税也撑不住了?

想改革?改革谈何容易?

一项改革在没实施前,谁知道实施起来会是怎样的结果?所以肯定先是一堆大臣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然后交由君王定夺,再到各地方官员,最后才是实施。

但有一点,朝廷在百姓心目中的威信越高,最后的实施,进行也会更快。君王万一是个雷厉风行之人,就会快上加快。

刘二福开始下笔,他不想在税收上做任何文章。因为加税的最终结果,只会应验在穷人身上,让穷人更穷而已。

因为刘二福有过钱庄账房的经历,便大大方方地,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量入为出,有的放矢,统筹兼顾,以及如何讲求效益。其中还提到了紧急预案需要具备的先决条件。

刘二福大胆直言并不是财政支出越少越好,毕竟每件事都有两面性,无所谓好与不好。

财政支出可以提高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平,减少贫富差距。

虽说古往今来,贫富差距一直都是不可磨灭的,但如果大家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贫也就不会显得尤为突出。

刘二福就如何解放劳动者,达到解放生产力。到种植技术,再到发展成规模工业,也都做了细致分析。

一个农民每天都在地里辛苦耕耘,却连饭都吃不饱,长此以往,病痛来袭。古代以孝为先,儿孙掏出家底为其医病,负担加剧,儿孙病痛来袭。如此往复,家里谁还有未来可期?

这就是为什么刘二福一定要从农业入手,然后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工业。

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便到了谈论如何开源节流。

开源之事,刘二福写了一些,但大部分都没有说出来,节流就更不是现在的他能多说的。

检查并确认所有文字均是古文,开始誊抄。

停笔,交卷。

出了学堂,刘二福才觉得心中的那口闷气消散了些。

“怎么这表情?考得不好?”卫聪明一脸关心道。

刘二福轻吐一口气:“不好不差吧。”

“那就好,吓死我了。”卫聪明夸张地拍拍胸脯。

刘二福说话向来这样,如果他说一般,肯定就还不错。

考完后卫聪明就有些想放飞自我的意思,提议下山玩玩。

提议全票通过,四人组队踏青。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四人身体素质都有显著提升,就连卫聪明都是跑着下山的。

“从小到大,我都未曾肆意奔跑这么久过,可真是畅快极了,我觉得自己还能活到八十岁,哈哈哈~。”卫聪明畅怀大笑。

其他人见状也忍不住跟着笑出声来。

刘二福寻了一块略平整的草地躺了下来,闭上眼睛。

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缝隙,形成无数圆形光斑,当风吹来,光斑便像踩着舞曲一样不停地跳跃、奔跑。

刘二福细细感受微风轻拂着身体,感受光斑停留的热度。突然所有的烦闷在这一刻全都消失殆尽,变得心境开阔起来。

其他三人有样学样,也找了块草地躺了下来。

非常默契地,谁都没有开口说话。结果就是,不到一会就全都睡着了。

刘二福最先醒来,一看太阳都快落山了,忙起身坐了起来。摸了摸有些潮湿的后背,还好衣服穿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