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解读科学奥秘,探索未知领域 > 第78章 IPCC警告气候问题,中国北方迎巨大转机?

第78章 IPCC警告气候问题,中国北方迎巨大转机?

综述

众所周知,从人类文明诞生至今已经度过了几千年的光辉岁月,这段时间内,我们见证了战争的爆发,科技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见证了环境的恶化,资源问题的突出。

2021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对人类生活的气候环境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估,他们派出专员走访了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并且记录了各国近几年的自然灾害次数,而这份报告很快引起人们的注意。

300多名科学家在这份报告中集体发声,他们认为世界各国对资源的攫取过大,而且煤炭资源的使用率并没有明显减少,种种现象都导致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升高,这无疑会再次推动全球变暖的速率。

此外,还有60名科学家针对这个问题书写了相关的评估报告,他们认为,如果人类不再对环境问题和温室气体问题进行有效处理的话,那么到2050年,全球的温度都会上升1℃-2℃,简单的变量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地球的状况

事实上,要想清楚全面的了解当今地球的症状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地球的本体过于庞大,要想一口气讲完当今的气候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在这里,我们不妨看两个相关的例子,试着从这些实例中窥见气候变化的一角。

蜂群崩溃综合症

要说到地球上最有纪律的动物,一个是蚂蚁,另一个就是蜜蜂。这两种动物内部的分工明确,比如蜜蜂内部就分为蜂王、工蜂和雄蜂,他们各司其职,生活在一起,享受着花香自来的甜美蜂蜜,为我们创造着一笔又一笔的宝贵财富。

但是2006年,北美地区的蜂群出现了协调不明的情况,许多蜜蜂开始毫无目的的乱飞,就像城市中的“无头苍蝇”,更为严重的是,蜜蜂内部出现了“摆烂族”,大量工蜂拒绝采蜜和工作,导致蜂蜜产量连年降低,许多蜜蜂因此死去。

此后一年内,蜂群数量急速锐减,许多学者都用“蜂群崩溃综合症”这一名词来概括这种突如其来的蜂群死亡事件。

2008年,蜂群崩溃导致美国失去了近36%的商业蜂箱,给美国的蜂蜜产业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今日美国报》沿用了当时的一份农学报告,认为严冬过后,会有1/3的坚果树无法被蜜蜂授粉。

要知道,蜜蜂授粉是大量蜜源植物成长的关键一环,一旦失去蜜蜂的授粉过程,这些植物的生存繁衍就会受到威胁,甚至导致濒危植物的灭绝,如此一来,植物群落和生态体系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后果相当严重。

针对“蜜蜂崩溃综合症”,美国农业部下属的蜜蜂研究室率先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蜜蜂崩溃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农药和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另一个是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威胁。

先说农药和杀虫剂,美国宾州大学生物科学家克里斯·马林在《公共科学图书馆》中刊登了自己的文章,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蜂蜜样本调查,发现从美国23个州采集而来的花粉中,有60%含有杀虫剂的相关成分。

克里斯·马林还发现,在美国盛产的887种蜂蜡、蜜蜂和蜂巢标本中有121种杀虫剂残留物,这些杀虫剂较为温和,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足以置米粉于死地,但是多种杀虫剂混合在一起,对蜜蜂的杀伤力无疑是巨大的。

其次,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威胁也是蜂群失序的原因之一,《华盛顿邮报》提出过,蜜蜂的视力较差,主要依靠嗅觉寻找蜜源,但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对它们的嗅觉产生巨大的干扰,降低了它们的工作效率。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环境学教授若泽·D·德拉夫恩特也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19世纪时,花香能传达至千米以外,而如今受温室效应和污染状况的影响,花香传达的最大范围只有200米左右,对蜜蜂而言,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气候变化临界要素

2008年,《美国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临界要素的概念,这个概念认为,即使全球变暖在现阶段受到有效的抑制,也无法改变地球气候走向末路的事实。不可否认的是,这项研究含有典型的悲观思想,但他们的说法并非毫无缘由。

在这份研究论文中,科学家从全球找出了16个临界点环境,而其中的5个临界点很有可能会发生巨大的环境问题,甚至影响全球的气候分布。

这5个临界点分别是格陵兰岛冰川崩塌、拉布拉多对流崩溃、热带珊瑚礁死亡、西伯利亚冻土层融化和南北极冰川崩塌。

事实上,这5个临界点中已经有两个临界点问题应验了,西伯利亚冻土层已经出现了融化的问题,而南北极的冰川崩塌情况也偶有发生。

论文第一作者大卫·阿姆斯特朗博士认为,全球气温的持续升温是导致这些问题的罪魁祸首,如果人类不对全球变暖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抑制,很可能会导致更多临界点问题的爆发。

综上可见,全球变暖是当今最难攻克的环境问题之一,它的出现导致了许多自然灾害的频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