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解读科学奥秘,探索未知领域 > 第70章 地球上曾经下过一场200多万年的雨

第70章 地球上曾经下过一场200多万年的雨

前言

随着近日的降温,使我们逐渐感受到了一阵凉意。但今年夏天的高温现象以及川渝地区的干旱、山火,都让人们早就开始期盼大雨的到来。

短时间的雨对处于炎热夏季的所有生物而言是一种快乐与希望,而长期干旱下出现的长时间的雨,对地球而言便是另一种灾难,比如说发生在三叠纪末期的持续200万年的雨。

干旱的三叠纪

虽然人类对于地球而言,是一种姗姗来迟的生物,只能够参与地球的未来,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也拥有了追溯过去的能力。

地质学家们通过同位素技术,对地壳上的岩石和地层进行饿了探测,从而推断它们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由此产生了地质年代。

科学家们以这种按地层年龄将地球年龄进行划分的方法,给地球的生命演进划分了相应的时期。从生命诞生开始,地球就进入了显生宙时期,而这一时期便被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我们所熟悉的寒武纪以及石炭纪都属于古生代时期,而新生代时期的开头便是三叠纪。三叠纪位于二叠纪与侏罗纪之间,起着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命名则是源自于弗里德里希·冯·阿尔伯。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弗里德里希·冯·阿尔伯将中欧地区普遍存在的位于石灰岩与页岩之间的红色岩石统称为三叠纪。

由于三叠纪紧接着二叠纪到来,因此其岩石的形成与二叠纪末期的情况有很大关联。在二叠纪末期诞生了第三次生物大灭绝事件,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便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以及地球气温升高。

在这一时期,火山运动频发、沙漠范围也逐渐扩大,因此三叠纪时期便带上了二叠纪末期高温缺水的特点。

这一现象到了三叠时期,其特点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当时,由于地壳活动,导致地球上的大多数大陆形成了巨大的一块:盘古大陆。

由于大陆就处于干旱状态,导致三叠纪时期的生物都为中小型植物。不仅如此,浓度极高的二氧化碳产生了温室效应,使得整个盘古大陆都处于一种“火热”的状态。

而加之盘古大陆面积巨大,海洋的水气根本无法到达内陆,这就使得整个地球的温度越来越高。

三叠纪末期的雨季

总体来说,三叠纪时期都处于高温干旱的状态,因此其三层岩都带上了这样的特点。然而,科学家们却发现,在三叠纪的地层之中,还有一种灰色的岩层,经检测,这一岩层之中内存在着淤泥沉积物以及明显的流水冲刷痕迹。

当科学家们对岩层以及同时期的化石进行检测之后,却发现在三叠纪末期出现了一个长达两百多万年的雨季。

极端干旱的天气,又怎么会形成两百万年的雨呢?

在当时,整个地球之上的海洋面积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虽然水汽无法到达内陆形成降水,但由于高温以及温室效应的影响,导致水蒸气逐渐进入大气之中。

随着水蒸气越来越多,大气在高空的温度逐渐降了下来,当新的水蒸气来到大气层之后,便接触到了冷空气,由此使得地球达成了降水的条件。

而盘古大陆在此刻也因为地壳运动再次发生变化,它们逐渐分裂成几个大小不一的板块,这让海水更容易进入大陆内部。

在这样的情况下,积累了许久的水蒸气纷纷而下。正常情况之下,持续的降水会稀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得温室效应消失,并且促进地球上植物的生长,进而稳定地球上的水循环。

但这一时期,随着降雨发生的还有频繁的火山活动。大量的火山喷发使得被雨水消耗的二氧化碳再次产生,并使得气温逐渐升高。循环往复的结果便是地球进入一个长达两百万年的雨季,使得晴天成为奢侈品。

雨水的到来让裸子植物得以生长,而为了适应干旱环境的那些低矮植物以及以此为生的动物们就此退出历史舞台,随即迎来的便是体型庞大的恐龙。

诞生于三叠纪晚期的恐龙,逐渐成为地球上的霸主,直到白垩纪末期才迎来了灭绝。

这场足以改变地球生物的大雨持续了两百多万年,那么它还有再现的时机吗?

不会再现的天气

根据科学家们对这场雨的分析,在此后都没有再次复刻的条件了。

首先,这场雨要有极端干旱的环境以及足够的二氧化碳使得气温升高,加速水蒸气的循环,使得降雨现象产生。但是,即使是在被称为温室效应明显的今天,也还未出现全球无法降水的极端干旱条件。

其次便是降水之后会迎来气温的下降,当二氧化碳被稀释之后,还需要足够的热量将这份亏空补足。但现今的地球是地壳相对稳定的一个时期,因此不会有频繁的火山活动产生。

再者,如今的地球是海洋包围陆地,海洋对大陆起着调节温度与气候的作用,这也使得地球很难产生三叠纪时期的极端天气。

因此,条件的不满足导致两百万年前的那场雨无法再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