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解读科学奥秘,探索未知领域 > 第31章 合肥人造太阳,7000万运行17.6分钟

第31章 合肥人造太阳,7000万运行17.6分钟

综述

对于人类而言,头顶上的天空似乎永远有数不清的神秘。古早时期的诗人屈原,一首《天问》,说尽了对这个世界无穷的困惑。

当时间往后延伸千年,人类终于有了走出地球,进入太空的能力。虽然从宇宙的尺度上来看,我们现在的科技成就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但是对于人类而言,至少我们现在不是井底之蛙, 有了抬头看世界的想法。

为了探索宇宙,摸清楚物理学的底层规律,人们还在地球上建立了无数的设施,试图模拟天体的运行轨迹。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最出名的物理设施,就是位于合肥的“人造太阳”。经过前几年的新闻宣传,已经没有几个人不知道这个“人造太阳”的存在。

那么,我国的这个“人造太阳”在世界上位于什么水平呢?现在,就让我们来详细说说,我国的人造太阳到底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

在说到地位之前,我们先详细说说,人造太阳到底是什么。

神秘的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说着很神秘,但是其全称说出来,也就没有那么唬人了。所谓的人造太阳,其实就是核聚变反应堆。提到了核聚变,估计很多人也就恍然大悟了。

合肥的核聚变反应堆项目早在2006年就已经立项,全称为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又名EAST。从这个名字上,就能看出这个项目的不同凡响之处。事实上,这个项目是由中国牵头,联合日本、印度、韩国、美国等国家,共同建立的一个实验装置。

为了这个项目,人们可以说是投资巨大。中国人耗费了13年的时间,投入的资金高达15亿美元之多。这么多的投入,只是为了一个目的——为人类寻找未来的方向。

看到这里,可能又有人会感觉不懂了——为啥这个项目又跟人类的未来扯上关系了呢?按理来说,提到核这个字,一般都是跟武器产生关联。难道是各个大国聚集在一起,研究新的核武器?

很明显,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国外也有些阴谋论者,倒是对这个说法深信不疑。其实呢,国际联合建立这么一个核聚变装置,目的是探寻新能源开发的方向。得明白一个事情:核能不光应该运用到武器上面,更是可以运用到生活上面。

根据相关资料介绍,EAST装置直径就有八米,重量高达400吨。从体积上来说,EAST就是一个庞然大物。

说完了EAST装置,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么大的EASR是如何运作的?它弄出来的东西,到底又是什么成分呢?

神秘的EAST

2016年的时候,久久没有动静的EAST突然整出来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大新闻:在5000万摄氏度环境下,持续了等离子放电,时间长达102秒。等到了2018年,运行的温度升高到1亿度。这一次,等离子放电的时间已经可以到达10秒。又过了一年,这个时间已经增长了一倍,来到了20秒。

这个数字看起来颇有点不明觉厉的感觉,实际上,能够达到这个成绩,已经证明了EAST系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关于能源方面,有句话说得很好:人类发展了数千年,对于能源的利用,只是从用柴火烧开水转变成了用核能烧开水。这句话可以说是相当中肯了。人类对于能源的利用,始终没有取得长足的进展。

而地球的能源又在不断被消耗。既然没有办法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那么,干脆改进获取能源的方式好了。人类想要平稳度过世纪,完成进入太空的梦想,最现实的方法,也就是开发更多的清洁能源。

通过核聚变,人类似乎看到了清洁能源的幻影。所谓的核聚变,就是让两个原子核相撞,发生聚合用,从而产生出来新的原子核。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电子挣脱束缚逃离,巨大的能量也由此释放。

相比于核裂变,核聚变的成本更低,而且也不像核裂变那样过度依赖矿石材料。技术到位的话,只要有海水,就可以源源不断产生新的能源。可以说,核聚变技术,掌握着人类未来前进的方向。

不过,有的人心中或许会产生新的疑问:氢弹用的不就是核聚变这一套吗?为什么现在又要专门弄出来一个人造太阳,去研究核聚变呢?

原来,人们已经研究出来的核聚变技术,其实是不可控的。你想想,如果你要烧煤开蒸汽机,总不可能煤烧起来了,突然蒸汽机爆炸了吧?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也就能够想通EAST的建设意义。

未来

随着世界能源越来越少,人类的生存状况可以说是越来越糟糕。世界上无数的科学家都在思考,人类的未来到底会向什么方向前进。现在,人们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但是能源用完了呢?

除了能源危机之外,能源危机引起的连锁作用还有一堆。今年的大旱、大水,都跟能源问题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清洁能源,就可以有效延缓气候变化的脚步。

因此,EAST绝对是意义非凡。如果将眼光放在世界排名上来看,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