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功成身遂 > 第四章 回乡

第四章 回乡

荀梅一行人一路出京返回家乡托云县,一个月后终于回到了鹤州托云县。

才到城下就见一群人塞在城门口,这群人个个面黄肌瘦,看着极为潦倒,有挑着锅碗的,有拿篮子背着小孩的,足有三百多人。

荀梅的车驾靠近,后排几个难民连忙围了过来,石头被迫勒住了马车,荀梅出来细问。

道乃是从洪州逃荒而来,鲲河决堤,田庐房舍尽皆漂没,朝廷赈灾又迟迟未到,一州之内饿殍千里,不得已只能四散逃荒。路过这里想进城讨些吃食,守城士兵不让进,县令更是不得见。

“石头!石头!”正此时城门口另一头有个高大个朝荀梅他们这边跑边喊,原来是荀梅大伯荀家的仆人棒槌,棒槌连忙过来向荀梅和荀壹旖行礼。

荀梅向众人说进城后,会让荀家人给他们送些吃食来,随后与棒槌进了城,过了南街就遇到了荀烟来接,荀烟是荀梅大伯的小女儿,今年刚好十四芳龄。

一番寒暄,荀梅询问起难民的事,才知托云城早已收容600多难民,城中施粥者却少,无奈县里只能停止收容难民,进城了的难民也主要是靠少数几家施粥才得以维持,现在荀渔还在荀家铺面前施粥。

听到如此,荀梅只好先让荀烟找人去城门口给难民送些吃食,之后的事他再想想办法。

径直回到荀家,大伯荀大江外出未归,进门拜见了大伯母寇氏和大嫂李氏。寇氏看荀梅和壹旖回来高兴,又留饭。

里屋正热闹,外院有人进来,一边问道“寒璋回来了?”

寇氏回道“你兄弟在这边屋里呢!刚回来”

只见进来一风尘仆仆的灰衫男子,寸许山羊胡,样貌白净儒雅,便是荀梅的堂哥荀渔,荀渔妻子看他进门连忙拿来衣服替他换上。

荀渔换完衣服上来与荀梅见面,壹旖也过来见堂哥,回了荀家小丫头活泼多了。

家长里短拉过一通后,荀烟带着壹旖去玩,荀渔神秘兮兮的说有东西要送荀梅。

来到书房,荀渔从高瓶中找找翻翻,拿出一画轴递给荀梅,打开是一株墨梅,被留白埋得只稍现轮廓,勉勉强强漏出几粒梅,却依然凌寒独开,睥睨周天。

左边留白处以遒劲的行楷题了一首五绝,竟是以荀梅的字为题:《寒璋》

让雪三分色,留冬一季香。

寒酥输半尺,亮骨透清芳。

荀梅看后大笑,荀渔道“如何?”

“好!只是不好夸”

荀渔抚须笑问“怎么个不好夸法?”

荀梅道“若我换个表字就好夸多了”荀渔听了大笑。

荀梅上去与大哥来了个熊抱,两兄弟此刻也顾不得诸多礼数,荀梅诚恳的道谢“大哥,谢谢你!”

“说这些!?你从仕比我有出息,我是不敢踏入那污浊之地!”顿了一下又说道“可不入官场又谈何救济天下,不过是‘握齱东篱下’洁身自保罢了”荀渔本想安慰荀梅,却是不小心自怨自艾起来。

荀梅不知如何说,干脆开起了玩笑“哪有洁身自保?大哥刚刚不还拿自家钱在救济难民吗?不知嫂嫂意下如何?让不让你进屋?”

荀渔哈哈大笑道“你嫂子若有河东狮一半凶,恐怕我还比这样出人头地些!”

“还不够么?大兄画的锦鲤早已闻名鹤州,谁人不识大兄之名?”荀梅笑道。

“听了叫人笑话,不过是些俗人喜欢,我却不喜欢帮他们画。”

“我看着也甚好!看来是俗不可耐了!?”荀梅继续看看画轴又环顾书房打趣道。

荀渔整理起书房中的画轴笑道“这幅是沾了你光的,应该不太俗。”

荀梅盯着画,眉头皱了皱,沉思片刻,问道“大哥,经常有人来你这里求画吧?”

荀渔转头看了眼荀梅,看他表情认真,老实回答道“有是有,不过都是些官员地主,想借我与老师的画附庸风雅罢了,很多懒得搭理。”

荀梅听后沉思一会儿,将手中画轴一收道“有了!”

荀渔不解,问道“怎么了?”

荀梅道“大哥,此次安排这些难民,恐怕得委屈一下你和冯老师的清名了。”荀渔不知所云,等着荀梅往下说。

荀梅将画放在书桌上继续说道“现今这些难民并非托云县不能安置,而是多财之家吝啬所致,若他们情愿消财便可迎刃而解。只是这些人情愿广修佛寺却不愿多施善缘,必得给他们换一换才使得。”

“我想请你和冯老师出面,广邀四乡五里的乡绅员外开个诗画会,卖画为虚筹资为实。”

荀渔听完眉头皱了皱,说道“为着赈济灾民,老师倒会帮忙,诗画雅集也或可成,只是仅仅如此九百多难民怕还是不好安置啊。”

荀梅继续说道“此时便需我与县令出面,号召修桥铺路,重建僧院道观募集财款,这样他们既有诗画可买,所出之财又能为县里造福,自会情愿些。”

荀渔停下了整理画轴,道“不错!这样多方筹集或可行,到时修桥铺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