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春秋才俊榜 > 第005章 儒门出英杰

第005章 儒门出英杰

宝剑锋出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精雕细琢出璞玉,

自古英杰出少年。

在新仁里,李氏先祖在此繁衍生息,秉持着“忠孝传家,诗书继世”的儒门传统治家准则。一代一代李氏宗亲多出孝子贤孙和经世之才。在新仁里的历史上,有记载出仕为官者近百人,立功受偿者六十多人。

也许是李氏先祖们的一代一代的榜样的力量,李氏子孙从小积极立志求学、修身齐家、安身立命,为天下国家的安定建功立业。

在儒门思想体系中,启蒙教育对人的人生的成长尤其重要。

李仁山也和其它李氏子孙一样,三岁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识字、通背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养浩然正气、保赤子之心。

对于这个年纪的孩童来说,尘垢未染,心如明镜,先入为主,怡养本性,正宜此时。

记忆力是最强的时候,理解力还不是太强。

这时也是对世界的探索和感知的最佳阶段,是识字辨物的最佳年纪。

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孩童时期只要多看多记,也就容易形成知识储备进入意识田中。

而对于浩然正气和赤子之心的涵养方面,需要有选择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最精华的部分当属于经过时间的淘汰,历史的沉淀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文化精髓。

也是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永不贬值,千年不朽,世代流传的原创性文化典籍,世称经典。

读者

六经是由历代古圣先贤编撰和整理而来,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这个阶段的孩童只需多吟诵经典内容,而无需深入讲解文中义理。

久而久之,经典内容都能够倒背如流。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自然会有所启发和作用。

关于六经,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仲尼夫子在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人称之为“六经”。

《诗》即《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又因为其中的作品都可以用乐器伴奏演唱,所以《诗经》也称为我国古代第一部乐歌总集。

《诗经》来源有二,一是王室派“行人”到民间“采诗”,二是公卿大夫给周天子的“献诗”。但无论哪种诗歌,最后统一由周王室设在家庙的“守藏室”删定。

春秋时期,诸侯宴飨、会盟,莫不赋诗,可见《诗》已普遍流传。

《诗经》最初在先秦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后因孔子很重视它,在培养从政人才时,非常重视诗教,把诗歌教育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诗》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周南》、《召南》、《王》则是洛阳一带的民歌。

读者

雅、颂则是王室的祭歌和颂歌,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它的基本风格是淳朴自然,敢于描写现实,开启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

《书》,又称《尚书》,这是周王室外史所藏的政治文件。《尚书》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类,祭祀类和战争类,即所谓“古之大事,惟祀与戎”。

从文体形式上,也可以分两大类,即上行的奏议和下行的诏令。

《尚书》的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在命题谋篇上非常讲究,不少篇章文采飞扬。

《礼》,又称《周礼》、《周官》,是周王室的宗伯管理的典章制度。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奠定周礼的基础。

是天子、诸侯、大夫必须遵循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主要内容有建侯卫、宗法制、封诸侯、五服制;爵位、谥法、官制和吉、凶等礼。

《乐》是隶属周王室司乐的音乐作品,有人说《诗》和《乐》实际上是一体的。《诗》为乐歌,“诗”记词,“乐”记谱。

《乐》集夏、商两代音乐精华之大成,由周公在洛邑整理而成,周王室历代乐官修订。

《易》就是《周易》是群经之首,是一部渊源邃古、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

《易》源于河图洛书,上古有三本《易》:连山、归藏、周易。“易”有三种含义,一是变化,即世间万事万物的无穷变化;二是“简易”,即以简单诠释复杂、“以六爻穷变化”;三是“不变”,即永恒不变。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中国哲学的许多思想,比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亢龙有悔、履霜坚冰都出自这部著作。

《春秋》是先秦人们对史书的通称,除周王室外,各国也都设有史官。相传为仲尼夫子所整理。

李仁山七岁进入宗族学馆“明德堂”习六艺,同时深入学习六经和其它实用性文武科目。

在古代,六艺是学子学习知识,人生成长的基础科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