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18世纪加勒比海侠风云 > 第110章 踌躇的心

第110章 踌躇的心

埃德尔·科伦是一位极具魅力的演说家。即使阿尔弗雷德因其出众的成就感到嫉妒,却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本事。他的话很有道理,他的视野放眼全球,他的心思缜密到可以算计每一个发生在日不落帝国境内的阴谋。阿尔弗雷德自小便以他的兄弟泰瑞·肖博特为坏榜样,以此鞭挞自己努力学习,但眼下看来,他所谓的刻苦努力与真正的精英相比,还是太过稚嫩和安逸了。

最关键的是,科伦的某些观点打破了阿尔的固有思维。他一直以为自己的国家刚刚赢得了战争,在乌德勒支条约签订后,足以坐享数十年的和平稳定。但谁能想到,谁敢去这样想,觉得一个帝国竟然在战争胜利后沦落到四面楚歌的境地?谁又敢负起责任,去否定这一妄想呢?

科伦的一席话,真让阿尔对英国的命运产生了危机感。并且,这位科伦大人还肯为他提供梦寐以求的加入海军的机会(指的是军官,而非千夫所指的苦力士兵),这可是他日夜期盼却无法实现的愿望,要是放走了眼前的机会,不免会令人感到惋惜。

被这种焦虑所折磨,纵使洛宁大人居所的大床再舒适温暖,阿尔弗雷德还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本打算套一套科伦大人的情报,便回去向巴德老爷汇报,这是他与淑女号的友谊所导致的自然而然的选择。但现在,他却陷入了科伦大人的套子,他不得不认真考虑,究竟是为了国家大义,而背弃与巴德老爷的友谊呢?还是假装啥也不知道,继续为淑女号服务,并独自忍受内心的煎熬呢?

时间已过了午夜,阿尔弗雷德爬起身来,身平头一次因疲惫和焦虑而感到头疼。他拉开窗帘,注视着伦敦那并不寂静的街道,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虽然在名义上,英伦三岛才是他真正的家乡,他属于那种“西飘”之人。但他的记忆与感情全都寄托在遥远的银港,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在他脑海里跃动。他回想起小时候与泰瑞在沙滩上戏耍,并为了争夺木船的残骸而大打出手的事;他想起养母玛莉亚为了参加聚会而将两个孩子寄托在酒馆里,并导致小小的自己被一群豪放的水手灌醉的事;他还想起养父第一次送给他的礼物——那是在他十岁的时候——他获得了一艘精美的风帆战舰模型!他对模型爱不释手,并为此去查阅资料,和水手辩论,学到了一些粗浅的航海知识,大概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发奋学习,开始与欧陆剑击俱乐部排行榜上有名的老师练习剑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徜徉,去探索世界尽头的奥秘。

“探索……对呀!”他惊喜地拍手大叫。他想到了一个人,那人见多识广,一定能为他出个主意。

阿尔弗雷德释怀地笑了,寻求闻名全国又近在眼前的大冒险家的建议,是多么自然而又睿智的事,他怎么早没想到呢?于是,他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顿时感到疲惫万分,便躺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上,阿尔告别了洛宁,并告诉他,自己需要时间考虑科伦大人的提案,并指天发誓绝不会将科伦大人的企图告诉巴德老爷(他可没说不告诉其他人)。接着,他乘上莫林叫来的马车,往塔山方向驶去,留下一脸遗憾的洛宁大人和他那疑惑愤懑的助手。

与伦国会大楼附近的繁荣相比,塔山的风景要略显平淡。大街上依然很臭,与泰晤士河里的污水散发出同样的臭味。往来的行人不会愿意停下脚步逗留,也不与其他人打招呼。因而,这里人虽不少,却显得安静而萧条。如今已经入秋,街道两旁的树上挂满了黄叶,一片枯萎的叶子走完了它的一生,安然地落到了地上,却被来往的路人踩中,发出清脆的叹息。它的同伴们并不想落到这样晚节不保的境地,却又无力对抗时间的魔力,纷纷掉下树来,重蹈悲剧的命运。

对于生长在赤道附近的阿尔弗雷德而言,这里的气候给他的体感总是充满寒意,或许维京人初到格林兰岛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感觉吧。他使劲裹紧了并不厚实的衣服,按照巴德老爷交待的地址,来到了一栋门前摆有花盆、门上挂着风铃的复式建筑前。这正是塔山最豪华的旅店,足有五层的楼高使它在一众矮小的木质建筑群中间甚是显眼,而昂贵美丽的深红色粉漆,又给予它一种别样的柔情。它就像是贫民区中的贵妇人,超脱凡尘,遗世独立,不管是身段还是眼光,都向往着更美好的远方。

只隔了一日便重新回到自己的团体,阿尔弗雷德却莫名地感到紧张,他成了那种英雄小说中最为不齿的人物——不,他还没有,但他可以选择放下荣辱观,却接受更实惠的东西……

阿尔摇了摇头,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旅馆。

前台的旅馆老板娘正忙着修剪指甲,听到风铃响动,她抬起头瞟了一眼阿尔弗雷德,在凭她引以为傲的观察力确认这位先生不是房客,且大概率没有多少钱以后,便又低下头去继续忙活。她干巴巴地应付道:“先生,抱歉,我们的房间已经全部租出去了。”

阿尔弗雷德正想询问罗伯特先生的房间,另一个声音抢先传来。

“芭芭拉小姐,这位少爷也是我们的同伴,你可别怠慢了。”

巴德家的管家邓肯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