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 > 第111章 周惠芳开新店(二)

第111章 周惠芳开新店(二)

小美听奶奶这样分析,也兴奋起来:“第一批是很近的亲戚,第二批是村里本来就在送菜过来卖的人家,象海军家、寒泉家等等,第三批是村里关系挺好的人家,第四批是远一点的亲戚,象表舅爷爷”。

这螃蟹也是有季节的,所谓“秋风响,蟹脚痒”;“九雌十黄”。

前一句是讲西北风刮的时候,螃蟹从河底往岸上爬了,可以收获了;第二句是每年农历九月,雌螃蟹吃起来口感最好,农历十月则是雄蟹膏最肥美的时候。这两个月是卖螃蟹最好的时候,过了农历十月,螃蟹最好吃的季节就过去了。天也冷了,螃蟹性寒,就留到明年再大快朵颐吧。

那就抓住这两个月的黄金时期,和周惠芳好好合作,赚一波螃蟹的钱。

祖孙俩嘀嘀咕咕,商量了很长时间。

第二天,小美在放学后找到了周惠芳。

将祖孙俩的意思一说,周惠芳老激动了:“和我合作开店啊?那太好了。”

苏城阳澄湖的清水大闸蟹中外驰名,有机会做这生意,谁会不乐意?

于是,小美又和周惠芳商量如何开店的相关事宜,然后就是周惠芳全权负责。

周惠芳开店不要太熟悉甚至可以说精通。

她自己有三间门面房,一间自己开了盒饭店,一间租出去开了修车行,还有一间是车库租给人家卖衣服。

自己开的盒饭店生意稳定,主要对象是旁边高中的学生和周边居民,买盒饭的有,就买点炒菜的也有。

做生不如做熟,周惠芳还是要开下去的,她直接将周兴提为店长,重新招了一个帮工,确保盒饭店一共四个人经营,自己平时也要经常露露面,这盒饭店就平稳过渡了。

租出去的两间门面房,人家做的好好的,她也做不出把人家赶走的事来,那就继续出租。

她则在小区里租了一间车库,就在她家车库那一排,靠最里面一间,租金便宜,关键最边上的一间,比其它车库都要大些,前面还有一大块空地。

装修也没花多少时间:墙、顶刷白;两面装了玻璃水箱,一面一排木架子;门头倒是做得挺显眼:上面画了几只阳澄湖大闸蟹,还有螺蛳、鲳鱼、白鱼等阳澄湖水产,还有一些蔬菜。

店名也取好了:阳澄湖农家蔬菜、走地鸡、野生大闸蟹、野生水产直销基地

店名比较长,小美建议突出重点,就写大闸蟹直销,这样好看些。但周惠芳说店名就是给老顾客看的,比追求美感,清楚直白地写清楚野生这些字,效果更好。

是的,原本商量只卖大闸蟹的两人,在商量的过程中,发现把水产也放店里卖,不仅能增加品种,带来不同需求的消费者,还能在大闸蟹过季后,继续将店开下去。

统一思想的两人,想了想,又觉得把原来卖的鸡、鸡蛋,蔬菜这些,放店里卖也可以。

本来这一片都知道小美家的东西是真正农家菜、野生水产,现在只是从周爷爷那里搬到了店里卖了,顾客受众群还在,这样,顾客的基数又增加了不少。

在小店的定位上,周惠芳根据以前小美供货的情况,判断小姑娘每天也拿不来太多货,所以走的是少而精的路线,以前卖的菜是啥价钱,现在还是不变,包括鸡和鸡蛋的价钱也是如此。

只有大闸蟹,按一只或一对卖,半斤以上的,一只一百六十八元,半斤以下三两以上的,一只九十八元,三两以下的,不卖。

如果一对一买,半斤以上的,一对就是一斤多,那就是三百元,半斤以下的,就是一百八十元一对。

两人定下价钱,相视一笑:谁会买一只或一对啊。

吃螃蟹是要讲气氛的,三五好友,喝点小酒,吃点小菜,最后吃清蒸大闸蟹,一人一只不够的,最起码一人一对,一雌一雄,这才嗨的起来。

也卖礼盒装的,八只或十只一盒,比零卖的贵不少,八只的一千八百八十八元,十只的二千八百八十八元。

当然,礼盒里还有吃蟹时要用到的蘸酱。

散卖的顾客自己进店挑选,礼盒可以快递。

周惠芳招了两个伙计,其中一人负责网络上销售,现在有快递,哪里都能寄到。

有老顾客钻空子,家里孩子在外地的,馋大闸蟹,知道周惠芳店里大闸蟹正宗,就到店里散买十只,五对,十只,一千五百元,也不要蘸料,请周惠芳帮忙寄到子女家里,比买礼盒省一千多元。

周惠芳也不生气,乐呵呵地吩咐伙计送上蘸料,给人家子女寄去。

看周惠芳这么大气,人家心里有数,就买点鱼呀虾呀蔬菜呀,结果回家一烧一吃,马上就吃出来,这店里的货物确实货真价实,就成了店里常客。

所以店里的东西往往在小美拿来不久,一个上午就会卖光。

小美现在也学聪明了,带来的货物越来越多,还有不少是养在水里的,搬动起来好重,就和周惠芳讲好,每天村里人都会将她和东西放到小公园。约好小美到了小公园,打电话给她,她派伙计开车去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