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 > 第097章 小美的选择

第097章 小美的选择

送走亲戚,王培根问女儿:“小美去镇上读书吧。”

公社小学和中学就隔了一道围墙,如果小美去镇上读书,父女俩可以一起去。

作为教师子女,小美去镇里读小学,问题不大。

小美闻言沉思起来。

能去镇里读书自然是好的,但花在路上的时间也就多了,那去现代的时间可就少了。

她知道爸爸在担心什么,怕徐继杰难为她。

这点小美倒不是很担心,同样坐在教室里,老师怎么教,她就怎么学呗。又不可能单独把她叫到外面,然后教其他同学听课的。

她不会有什么损失的。

再说了,如果徐继杰作妖,小美有信心,把他打败!

“我就在村里上学吧,没事的,爸爸你可以检查我的功课,看看我学得怎么样。还有,一年级的课本你都教过我了,我也读得熟的很,老师即使不教也无所谓啦。”

王奶奶点点头:“小美就在村里好了,你第一年教书,中学的话,可能教高中,你要全力以赴,好好教书,做出点成绩来。”

老妈开口,王培根就歇了让女儿去镇里读书的念头。

小美想想开口道:“奶奶,爸爸,我倒是觉得小华已经七岁了,可以读书了。我们村里是没办法,没有教室、没有老师,所以孩子是一定要满八岁才可以读书,但镇里不会还这样规定吧?

小华已经满六周岁了,个子也挺高的,我觉得去读一年级没问题的。”

这问题抛的,家里人都有点措手不及。

小美加把火:“可以让宗明和小华一起去啊。宗明今年八岁,但他这是虚岁,今年在村里肯定读不到书,就让他和小华一起去镇里读,两个人也好有个伴。”

哎,这倒也是个办法。

到底还是有点重男轻女思想的,王奶奶和王培根夫妻考虑了一晚,第二天和顾长生夫妇商量了一下,真的就决定让小哥俩一起去镇里上学。

而二姑妈家四个女儿的读书问题,新鲜出炉的教师王培根也提出了建议,老大春花年纪大了,就算了,老二夏花比小美大一岁,和小美一起去读书,老三、小四过几年也要读书。

现在二姑妈和舅舅家因为王家的照顾,日子好过了不少,也愿意让孩子读书识几个字,当下都答应了下来。

因为爸爸要去镇里学校做老师,小美觉得特别光荣,就想着要送点礼物给爸爸,同时,她自己、弟弟、表姐、表弟四人都要做一年级的小学生啦,那就要买点书包等学习用品。

这天,小美去现代送完菜后,在小公园下单了一辆自行车、一块手表、两支钢笔、墨水若干,这是给爸爸的;给自己四人买了书包、铅笔盒、写字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一式四份,除了书包,其它一模一样。

书包就是斜挎的帆布包,女的是一颗五角星,男的是一行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三天后,东西全部到手,王奶奶分发好以后,叫王培根和顾花娥分别送去两家,还在夏花书包里包了两块钱。

原来在田泾村这边,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小孩子上学,舅舅要给准备学习用品,好一点的还要准备一身衣服,一双鞋子。

小美不知道这规矩啊,不然肯定要买的。

王奶奶也知道她小孩子不清楚,所以给了两块钱叫儿子带去。

顾花娥回来的时候,顾长生一起过来的,他很不好意思,本来是应该他做舅舅的给准备的东西,现在反而是妹妹家给他儿子准备了。

所以他拿了十块钱过来,算是舅舅送外甥外甥女上学的贺礼了。

涉及到孩子的事,王奶奶也没有推脱,收了下来。反正来日方长,你好我好才会大家好。

最开心的人是王培根,心心念念的自行车到手不说,手表也是沪市牌的,名牌手表啊,还有钢笔两支,两支啊。

现在有钢笔就是文化人的标记,你没见,钢笔都是别在上衣口袋里的吗,老神气了,而我王培根,有两支。

这心思要被小美知道得笑死,要知道,现代那边,人都不写字了,钢笔早成老古董了。

说到古董,周兴已经请专家看过小美家的酱罐了,说是不叫罐,叫青瓷双系坛,六朝的。

小美哪知道六朝是哪个朝代,她只知道包青天是宋朝的,其它朝代一概不知。

周兴郑重其事地将罐,哦不是罐是坛交给小美,吩咐她一定要好好保管。

小美忍不住问:“多少钱?”不会比一瓶茅台还贵吧?

周兴忍住翻白眼的冲动:“这是无价之宝!要么你们自己保管好,要么捐出去。买卖基本没有的,谁舍得卖啊。”

那就是说比茅台酒贵呗。

小美突然很感兴趣:“周叔叔,你跟我讲讲呗,哪些是值钱的,哪些是不值钱的。”

于是周兴开始贩卖他从卖文物的店主那里听来的皮毛,讲的口干舌燥,最后看小美一脸懵逼,无奈道:“这东西看了才说得清,现在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