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国营农场:女知青在七零做团宠 > 第31章 联防队

第31章 联防队

许卫洋跳下拖拉机,先看了一眼杜雁书,“你没事吧?”

杜雁书摇摇头,“没事。”

拖拉机后方的人已经跑到近前,那个男人还没来得及爬起来已经被七手八脚的按在了地上。

其中一个中年男人看看杜雁书,同样关切地问,“同志,没事吧?”

杜雁书连忙摆摆手,“没事,没事。”

她是真没事,刚才她都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全都是下意识的反应。

男人被按在地上,脑袋上的狗皮帽子已经掉了,他仰起头恶狠狠地看着杜雁书。

一只眼睛已经被砸得红肿不堪,眯着一条缝,连着眉弓骨鼓起一个大包,还被砸出了血,血顺着伤口流到眼睛下面。

杜雁书平静地看了他一眼,捡起掉在车上的凡士林玻璃罐,她的军用小挎包里面装不下了,丁姐把这个玻璃罐就包在布里面了,她这一甩,直接把玻璃罐甩出来砸到男人眼睛上了。

这回裂痕更大了。

许卫洋上前询问中年人怎么回事,中年男人摆摆手,“没事,你们走吧,谢谢你们,这位女同志很机灵,刚才我还担心他会挟持你们逃走。”

许卫洋点点头,看着几个人押着那个男人离开,等他们走远了,才转回身看着杜雁书,“没发现,你还挺虎的呢!”

杜雁书笑笑,“也就一般虎吧。”

她可是温柔女教师,要端庄,哪能虎呢。

许卫洋上了拖拉机小声说:“你知道那几个人是干啥的不?治安联防队的,刚才那小子肯定是犯事了。”

治安联防队就是从各个城镇的厂矿企业或者村子里调过来的,帮助维护治安的人员,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属于警民合作。

他们的工资还是由原单位给开,暂时借调到联防队,也可以减少一部分财政支出,还能增加警力。

但是联防队只有维护治安的权利没有审讯的权利。

他们把那个人抓走了还是要送到相关部门的。

但是杜雁书觉得这些和她没啥关系,只当这是一个插曲也没放到心上。

许卫洋开着拖拉机一路颠簸着回了农场,到了农场天已经擦黑了。

许卫洋帮着杜雁书先把自己的东西送回宿舍,又带着她去了猪场。

罗师傅看见她有些歉意,“小杜,麻烦你了,今晚还过去吗?”

“要过去,我和小翠一人一天轮着来,我先去缝纫室把布和棉花送过去,吃完饭过来拿鸡汤,这些红枣给你,放在鸡汤里,还有这些药材,是我在镇上药店配的,补气补血的。”

她今天买药的时候特意让药店老中医给配的。

姚小翠昨天送的鸡蛋,她想了想就包了七天的中药,对于现在的张秀琴来说是非常实用的。

杜雁书这回是赶着狗爬犁走的,东西有点多,去的地方又有点远。

她先去的是五分场的缝纫室,缝纫室是何远斌来了以后设立的,农场里的知青越来越多,每天干活衣服破的也快,别说一些男知青,有的女知青都不会缝缝补补。

之前倒是有些男知青会找合眼缘的女知青帮着补衣服,趁机套近乎。

但是每天干活都累的要死,女知青们也不愿意。

有了这个缝纫室就方便多了,去的人都是自己带着补丁,缝个补丁五分钱起,也不为赚钱,就是为了方便大家。

缝纫室的知青还是拿农场的正常工资,每个活都会开收据,钱也要上交。

缝纫室旁边就是理发室,不管男女头都是一毛钱。

杜雁书拎着袋子进了缝纫室,缝纫室很小,也就最多三四个平方大,缝纫师叫乔芳,才十八岁,来自鸡市。

妈妈在鸡市的服装厂上班,平时下班也会帮人家做衣服,她就在旁边帮忙,时间长了就学会了。

来了农场以后一天地没种过,直接进了缝纫室。

理发室男知青的老爸是国营理发店的理发师,他也学会了剪头发。

缝纫师和理发师都是俏活,但是凭得都是真本事,所以有点技术即使下乡到农场也不会过得那么辛苦。

这俩人每天往屋里一待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很多人羡慕的鼻涕泡都出来了。

杜雁书把布料拿出来摆在案子上,“这块花哔叽做袄罩,斜平纹做一条套棉裤的裤子,再做一整套春秋天穿的,衣服做小翻领的,这块花布做个衬衫……”

乔芳拿着纸和笔挨个记着,尺寸就按照杜雁书的来,这年代做衣服不会可丁可卯的,都是要求宽松点。

张秀琴和杜雁书胖瘦差得不多,只是个子矮了一些。

杜雁书有一米六七八的样子,张秀琴一米六三。

“袄罩和套棉裤的裤子先做出来,剩下的可以慢点做。”

乔芳点着头,“行,放假前我尽量给你做出两套来。”

风阳农场中有缝纫室的分场不多,很多别的分场职工也过来做衣服,而且价格收的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