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二小柒零后 > 第29章 艺校恋情

第29章 艺校恋情

创建于1970年的龙城文化艺术学校,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冬夏,是现代应用型专业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也是省内唯一一所省(部)级中专艺术学校。1970年,龙城革命文艺学校创建,旧址在人民公园;1992年迁入现址——龙城市西环路2号。1993年改名为“龙城市戏剧学校”

真令他们因为经常去西环路那边的荆川公园玩乐休闲,所以结识了一帮戏校的男同学,其中有一位是老乡陈光辉,在艺校学舞台类平面设计,经常和真令他们探讨制图原理,也是个学习型的小伙子,后来回县城考公名员到工商局上班了。陈光辉最初的朋友是都有摄影必修课的老乡吉飞高,吉飞高是真令上一届装饰装修班的高材生,摄影在龙城得过二等奖,周末常常和真令他们在公园内取景,拍照,游乐。

荆川公园是为了纪念明嘉靖年间著名的常州籍抗倭英雄和文学家唐荆川先生而建。公园总占地面积一百八十亩,其中水域面积三十五亩,是常州仅次于红梅公园的第二大公园。布局上以半岗小坡曲水静湖的自然山水园景为主,几大景区分块布置,走过一个景区就会有指示牌,因此并不怕走迷了。虽然被人为地划分为碧水流英、玉树琼花、花海融春、陈渡草堂、枫峦叠翠等八大景区。

沿着河边的道路漫步,一路上自然看饱了桃花,尤其是罕见的菊花桃,更让真令流连良久。当然,碧桃也很漂亮,红的白白开得春天又深了几分。可惜的是走到唐氏宗祠的时候,发现人家是关着门的。这座宗祠原来在青果巷224号,后来移建到公园,这是唐氏大宗祠,是明末清初的建筑,据说还有元代大书法家倪云林等的书条石刻。宗祠的雕刻很精致,祠外的竹子很青翠,隔着一条路的河畔则是桃红柳绿。

早晨的荆川公园很安静,湖畔的花儿们开得争先恐后,菊花桃和碧桃唱着主角,它们颜色鲜艳,花开锦绣,倒映在湖面的景致非常秀丽。郁李和迎春花也不甘寂寞,纷纷绽开了笑脸,迎接这一年中最美好的人间四月天。此时陈光辉也和一帮同学相约而至,他的戏校只有很少的男生,而真令的建院却只有很少的女生都在龙城西南区域。陈光辉笑着说“今天给你们的带来了导游!”“我叫莫小美!各位哥哥好!”莫小美龙城金湖人,长得小巧精美,薄嘴唇显得特能说“我们导游班的!”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们叽叽喳喳地热闹了起来,各自讲述详细的人文介绍。

听雨轩是一组长轩,面阔大约五间的样子,外墙用的是青墙,玻璃几乎落地,还是很现代化的。沿着小溪继续前行,有一影壁,上面是一位骑士,有点泼墨写意的风格,右上侧题字“顺之爱国”,就是唐荆川的形象。唐荆川,原名唐顺之,明代常州人,因为爱好荆溪山川秀水,因此自号荆川。二十三岁时中进士,礼部会试第一,入翰林院任编修。一年后告病归故里,闭门读书二十载,于学无所不精,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倭寇入侵,他亲督海师阻击倭寇,屡建奇功。在赴任凤阳巡抚途中,不幸病重辞世,终年五十四岁

武像塑的是唐荆川披甲的武将形象,一杆长枪直插云霄,他一手执枪,一手插腰,后身是仿佛被风吹得猎猎作响的坡风,站在城头,目视远方,仿佛正在看敌情。作为文学家的荆川先生同时也是一位武术大家,在明嘉靖年间任兵部主事,后任后部职方员外郎、郎中等职。他最为人称道的功绩就是抵抗倭寇,曾亲自率兵与倭寇六战于东南沿海,并在东海一役中击沉倭寇十三艘战船。

他是中国整理拳术著作第一人,辑录的《武编》既是中国武术史上的重要著作汇编,也是中国第一部武术理论著作。说到抗倭名将,我们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戚继光,这位长期在抗倭第一线的戚家军主帅,还曾向荆川先生请教过枪法呢。

陈渡草堂是荆川先生读书的地方,匾额由常州籍著名书画家谢稚柳所写。说是草堂,其实是江南古典园林建筑群,包括五方楼、春池馆、压溪榭、赖云阁,还有回廊、假山、清溪、小桥等,环境幽雅,是荆川先生早年告病休养和罢官归里后潜心读书的地方。他在这里闭门谢门,教诲门生,主张务求实在,不尚空谈,他的理论主张对常州一带的治学影响很大。

南牌楼上有“荆川先生读书处”,这是他外甥题写的。说到他的这位外甥,那也是大名鼎鼎的东林党人孙慎行,在明朝官至礼部尚书。可能孙慎行比不上荆川先生的文武全才,但比舅舅会做官。陈渡草堂曾几易其主,陶自悦购得后改名陶园,道光年间沈姓购得,后复为陶氏子孙赎回,更名复园。唐荆川墓有一条长长的甬道,牌坊很高大,可见荆川先生在常州人心目中的地位,那是确实很高的。

“”导游班的女生就是厉害啊!”真令深情地看着莫小美微笑着说。莫小美骄傲的朝真令说:“我们知道的多了!下次去其它景点介绍!”最后不忘大声诵颂一首诗“”曲水平湖不忍辞,百花竞放染春池。武崇秦汉迎倭寇,文尚唐诗顺旧词。”

后来莫小美经常约真令去她们艺校看她弹钢琴,去周边景点游玩。整天“”哥哥!哥哥!”的叫得真令神魂颠倒的。一段时间经常是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