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武陵源君传 > 第184章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第184章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在返回城隍庙的路上,书生一直缠着李清,说想打听打听,小和尚究竟遇到了什么机缘。

李清自然知道他的心思,便始终没有开口。最后,还是吴子敬受不了书生的纠缠,简单的提了一嘴。

按照吴子敬的说法,小和尚在行至湘水之畔时,有只黄鹂鸟落在了肩头上,怎么赶都赶不走。

原本众人也没当回事,只当是那鸟儿胆子大,找人嬉戏来了。

可不久后,当众人行至某段较为平静的河道时,黄鹂鸟突然落入河中,摇身一变,化为了一艘龙舟。

三人惊诧过后,一一尝试着登龙舟,却只有小和尚一人能够走上去。

龙舟被某个结界守护,就连吴子敬这位“老天爷”,都没办法打开。

至于小和尚后来去了哪里,经历了什么,吴子敬好像并不知道。又好像,知道,但不想说。

书生听完以后,很是失望。

“唉,当真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阴沟啊。道长你是有所不知,想当年,小和尚因为偷吃酒肉,被赶出寺庙,那叫一个举目无亲,走投无路。然而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个善良的读书人义无反顾,从天而降。供他吃,供他喝,还为他遮风挡雨。可到头来呢?一片真心喂了狗,你说那位读书人惨不惨?”

书生背负双手,长吁短叹。

李清瞥了他一眼,冷笑道:“我看小和尚之所以会偷吃酒肉,跟那个不要脸皮的读书人脱不了干系吧?文才啊,你有没有想过,戒律森严的寺庙中,怎么会有酒肉呢?没准,是那读书人从中作梗,勾引和尚犯戒的,你说呢?”

书生闻言,摸摸自己的耳垂,憨笑一声,走到了队伍的最后头。

吴子敬笑而不语。

小和尚始终淡漠。

两刻钟后,一行四人重新回到了城隍庙。此时的大殿,已经破败不堪了。而那尊城隍金身,也化为了泥沙,散落一地。

李清难免有些唏嘘,好好的一位城隍爷,有吃不尽的众生香火,为何还要干那么多的坏事?

难道当年,那个“人神共治”的时代,也是因为某些神明的私心,而终结的吗?

吴子敬从地上抓了把泥土,沉声道:“人心善变,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他是觉得自己本该有更好的前程,却只能困在一座小小福地之中,所以心生怨念。”

吴子敬说到这,走出大殿,搓揉着手中泥土,扬进了风中。

书生负手望天,长叹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吴兄啊,你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你我没他那样大的本事,所以才会被无形的规矩束缚着,走得小心翼翼。”

吴子敬回头看他,笑道:“许兄好像一直都是高视阔步,何曾小心翼翼过?其实我挺羡慕你的,身上没那么多的规矩,却还能有一肚子的学问。我看许兄,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嘿嘿嘿嘿,见笑,见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家穷,立不起规矩。我要有吴兄这般大的家业,高低得娶上几十房小妾。晚上侍寝,得翻牌子才行。到那时,规矩自然就大了,嘿嘿嘿嘿……”

吴子敬扯了下脸皮,不说话了。

书生见状,故作干咳两声,话锋一转道:“再怎么说,这九歌福地也是屈子他老人家留下来的。这里有他制定的规矩,不说好坏,至少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我以前读书,也总是在琢磨。当年诸子百家争鸣,儒、法、道、墨、名、兵、杂、医、纵横、阴阳……如此之多的道理,为何最后,只有我儒家的道理,压胜天下?真的是至圣先师的道理,比其余诸子的道理都要大吗?我总觉得,不是这样。”

吴子敬闻言,皱了下眉,沉吟片刻,才反问道:“所以许兄读书,不是因为信奉儒家的道理,只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书生既没点头,也没摇头。

吴子敬笑了笑,也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街道上,突然涌来了许许多多的百姓。他们远远朝着城隍庙的方向,接二连三的跪了下去。

书生冷笑道:“天底下,不是人人都有机会读书的,更不是所有人都能把书读明白。一千年前如此,现在如此,一千年后定然也是如此。真正的道理,本就不在书上,也不在我们这些读书人的手里。他们惧怕的,是生死,是穷苦。所以,谁能让他们活着,谁能让他们活出个人样来,谁就是他们的道理。”

“的确如此。”

吴子敬点了点头,脸色却是愈发难看起来。

远处的人群之中,好像有人在破口大骂。

书生闭眼听了片刻,冷笑声更盛:“他们觉得是你我毁坏了城隍庙,所以才惹得城隍爷大怒,降下天罚。你吴子敬明明是在帮他们,却反而挨了骂,可你能有怨言吗?你不能,因为错不在他们。”

吴子敬皱眉不语。

书生接着道:“此次科考,我若能高中,第一件事,便是上奏朝廷,举全国之力剿灭突厥大患。至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