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武陵源君传 > 第161章 人神共治

第161章 人神共治

姊归,九歌福地都城,方圆八十里,百姓二十余万户。

虽说是城,但并无城郭,也无城守。四方百姓皆可任意往来,不拘形迹。

这些消息,都是李清几人入城后,书生亲自去打听来的。为此,还被某位年轻姑娘当作是登徒子,骂了个狗血淋头。

至于吴子敬,十几年前虽来过一趟。但只是偶然间触发了禁制,不小心闯入的。对于这座天下,并不了解。

或者说,是一无所知。

李清很奇怪,这九歌福地明明就藏在灵均阁里,等同于岳州吴氏的私产。身为吴家少主人的吴子敬,随时能来,可往后的十多年里,为何一次都不曾再来过?

只是吴子敬并未主动提起,李清也不好多嘴打听。

一家茶楼里,四人围坐一桌,一边喝茶,一边听着书生侃侃而谈。

按照书生的说法,这姊归城虽是都城,但并无国君,亦无朝廷与衙门。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谁都管不到谁。

李清听后,大为不解。没有朝廷与官府,谁来约束那些恶徒盗匪?

今日张三受辱,李四被人打了,难道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吴子敬同样觉得奇怪,儒家一脉自古以来都崇奉着“天地君亲师”之礼。

尤其是在他们这些读书人的心里头,君即天子,应运而生,诸神扶助。与日月同明、四时合信,乃是天下人之父。

无君之国,岂不是纲常大乱?

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可书生却笑着说:“教化之事,自古极难。夫物芸芸,良莠不齐。若不以规矩,何来康衢之谣,太平盛世?不过是换了些人掌规矩而已,天下还是那个天下,没啥稀奇的。”

李清听不懂,骂道:“能不能讲人话?”

书生见道长又要发飙,脑袋一缩,急忙起身给三人倒茶。

毕竟道长好像跟谁都很好,唯独对他许文才,多有误会。真揍起人来,下手可不轻。饶是他许文才从小皮糙肉厚,也难以招架。

“道长别急嘛,既然是吴兄请喝茶,咱就沉下心来慢慢聊。刚才那些话,只是抛砖引玉。真正的好东西,在后头呢。”

书生重新落座,随即看向吴子敬。

“吴兄,上古圣王垂拱而治,道家祖师求无为,都是对我儒家学问以外的另一种尝试。谁好谁不好,咱先不论。但夏商以前的岁月呢,三皇五帝的时候,可还有过别的尝试?”

吴子敬皱了下眉头:“你是说,人神共治?”

书生嘿嘿怪笑:“差不多,差不多。”

李清从桌板底下踹了他一脚:“什么差不多,一口气把屁放完。”

“嘿嘿嘿,道长应该听说过绝地天通这四个字吧?相传颛顼帝亲手砍断了建木,又命其子老童,去了大荒日月山,将那吴姖天门托离了人间。至此,天神无有降地,地祇不至於天,明不相干。人神不扰,各得其序。”

李清点了点头,但没有说话。

绝地天通这件事情,在离开宝峰湖前,李天香曾提过一嘴。

说的也是颛顼帝做成了此事。虽断绝了神族往来于人间的通道,但同时,也断绝了人族的登天之路。

其中功过是非,各人有各人的说法,时至今日,其实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至少他李清,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书生剥了颗花生米儿,往天上一抛,再拿嘴接住,一气呵成。

嚼了两下,接着道:“颛顼为黄帝之孙,在其绝地天通以前,地界奉行的便是人神共治。规矩由天定,四方山水神祗再按照天规护佑百姓,百姓反过来供奉神祗,祭祀天地。正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只要人人都敬神、畏神,心中自有拘束,这便是神教的规矩了。”

书生说的话并不多,但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

不光吴子敬听明白了,李清跟小和尚也恍然大悟。

李清问道:“这么说,九歌福地,走的便是人神共治的老路了?”

书生朝少年抛了个媚眼。

“算是吧,我刚才打听过了。这座天下虽然没有朝廷,姊归城里也没有官府衙门。但南边有座城隍庙,北边有个土地祠,东边的大山上,还有座山君殿。此三者,便是这座天下的规矩……”

书生说,城隍庙里的城隍爷,掌管百姓生死福寿。土地祠里的土地公,记录百姓善恶得失。山君殿里的山君,则掌管风雨四时。

因此,“举头三尺有神明”,在这座天下,是件人人都信奉的事情。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白了,在这个地方干坏事,都不必旁人知道,土地公自会明察秋毫。然后将那位恶人的籍贯姓名,上报给城隍爷,由判官决断,再命各司大神出手,惩恶扬善。我以为,这可比我们儒家的规矩,严厉多了。”

书生仰头喝水,有些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所谓的神明,也是有私心的,做不到绝对的公正。

今儿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