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武陵源君传 > 第159章 九歌福地

第159章 九歌福地

初见灵均阁,李清只是惊诧于阁楼的取名,竟用了屈原的字,并未在意阁楼的样式。

如今再看,灵均阁与那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十分相像。

共三层、四柱,飞檐、盔顶,形似传说中的大鹏鸟,即将振翅高飞。

还在杂货铺时,李清读过吕皓白的一本藏书,名曰《天工开物》。

书上说,自秦汉以来,历代帝王都极为崇信神仙方术。建高楼以会仙,登高阁以通神。

因而墨家之中就有一派弟子,专门替皇家贵胄修建各式阁楼,也是一门极大的学问。

吴子敬说,自家的灵均阁,是在始皇帝一统六国的那年修的,比之外头的岳阳楼还要早上四五百年。

平日里也无人居住,鲜有仆役打扫,近千年不朽不腐。

灵均阁的大门被金锁封着,需要用一枚很长的钥匙方能打开。

书生见那钥匙竟然都是金子做的,不由得扯了下脸皮,愤愤不平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李清没搭理他,吴子敬也当做什么都没听到。

甚至连近在咫尺的小和尚,也及时的闭上了双眼。

书生见自讨没趣,歪着头,哼起了小曲儿,也不脸红。

打开门后,迎面涌来一股尘封已久的气机,像风,却又不应该是风。

李清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那股味道厚重无比,仿佛是无穷岁月所化。

吴子敬说,屈子尚在人间,或许,这正是屈子留下的那股浩然气。

阁楼内的摆设十分简单,一张茶桌,两张太师椅,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起眼的物件。一行人也未逗留,跟随吴子敬直接上到了第三层。

此时,距离地面已有五丈高了。

三层的摆设便相对要讲究些了,有四尊半人高的青铜鼎,分立于四角。一张檀木供桌,一幅画像,还有一架编钟,高三层,铮亮如新。

李清几人都将目光凝聚在了那幅画像之上。

画中有位宽袍散发的中年男子,挎长剑,立于龙舟之上,遥望着远处的大浪滔天。

那浪潮大极了,浩荡而来,蔽日遮天。但孑立于小小龙舟之上的男子,嘴角却露着一丝轻蔑的笑意。

若是细看,便能瞧见,那把悬于其腰间的长剑,已有锋芒出鞘。

不知道为何,李清看着画中之人,会有一种想要顶礼膜拜的感觉。哪怕吴子敬站在一旁不吭声,他也知道,画中之人便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屈子。

不过是一幅画,是几笔墨水勾勒出来的虚像,依旧似那大日悬天。

书生突然热泪盈眶起来,浑身都在颤抖,不像是装出来的激动。

只见他猛地跪倒在供桌前,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看得众人一阵错愕。

就连最了解他的小和尚,也是目瞪口呆。

你堂堂的许文才,连满天神佛都不敬,居然对一幅读书人的画像行跪拜大礼。还真是,令人猝不及防。

好在磕完头后的书生,又恢复了“全天下老子最牛”的嘴脸。否则,李清就该担心他是不是中邪了。

“看什么看?臭和尚,没在你那破庙里见过如此心诚的香客吧?烧香拜佛有什么用,要拜就拜灵均先生,保你万事如意。”

小和尚咧嘴傻笑,旋即扭过了头去。

眼不见为净。

书生暗自“呸”了一声,开始四处闲逛。摸摸供桌上的灰尘,拍拍大些的几个编钟。逛完一圈后,又觉得索然无味,就近拉了把椅子坐下,翘起了二郎腿。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啧啧啧啧,除了我家先生的画像,不就一普通的阁楼嘛,哪有什么道家福地?”

书生一脸的不屑。

吴子敬也不管他,走至供桌前,拿出火折子点燃了油灯。瞬间,李清便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味。说不出来是什么味道,只是觉得好闻,便刻意的多吸了两口。

书生同样长吸了一口气,脸色震惊道:“这不会是传说中用人鱼熬出来的灯油吧?南海泉先,当真有这玩意儿?”

吴子敬笑而不语,随后又走至编钟前,不知从哪掏出来了一个木槌。

接着来回敲击编钟,几人耳畔随之响起了一曲乐章。

那声音时高时低,时急时缓。有时是白云苍狗,有时是高山流水。

书生听了片刻,似乎是惊叹于吴子敬对音律的造诣,舔舔嘴唇,不敢说大话了。

直到那钟声骤然停下,阁楼正中间的虚空出现了一点清光,随即如波纹般逐渐散开。

转瞬间,众人仿佛置身于波光粼粼的湖水之中,如梦似幻。

咚咚咚!

虚空再次响起了编钟之声,十分清脆。但这一次,吴子敬早已停下了手里的动作,而且那钟声,断断续续,并不是一首完整的曲子。

吴子敬沉声道:“诸位请闭眼。”

也无多余的话。

李清照做,刚闭上眼不久,肉身就猛地一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