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大唐咸鱼王爷 > 第285章 刘弘基的倔牛脾气又犯了

第285章 刘弘基的倔牛脾气又犯了

刘仁实混不进房遗爱,杜荷等人的圈子,除了刘弘基在朝中没什么实权以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夔国公府没钱。

钱这种东西,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哪种阶级,都是所有人无法回陛的一个东西。

俗话说得好,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正如刘家,没有钱,刘弘基在京中与亲朋故旧的关系越来越差,以至于到现在基本上没什么朋友。

没有钱,刘仁实只顶着个夔国公府世子的名头,但却无法和房遗爱,杜荷等公子哥相提并论,大家都是国公世子,那家中有钱跟没钱的区别简直不要太大。

可是夔国公好歹也是一等公爵,为什么会没钱呢?

就算刘弘基在朝中没有实权,可朝廷每年给公爵的俸禄还是有的啊。

怎么会没钱呢?

这就要说到刘弘基另外一个“臭毛病”了。

那就是乐善好施。

在历史上,有一个跟刘弘基很相似,但知名度却比刘弘基高出不少的人,那就是柴进。

这么一对比,刘弘基这个人就比较形象了。

他也是个仗义疏财的人,自年轻时候就是如此。

喜欢结交侠义之士,每逢

遇到落难侠士,总忍不住出手相助,一出手就是多少多少钱。

仗着祖上有钱,他倒也风流过一段时间。

可时间一长,他如此乐善好施却又不事生产,最终落得家贫如洗。

后来跟了李渊,再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情况这才好转。

可他还是改不了自己这个“臭毛病”,即便成了国公,还是乐善好施,每年朝廷给的俸禄,基本上都被他给捐了。

就比如前段时间李恪修大明宫要朝廷官员捐款,捐得最多的,就是他夔国公刘弘基。

如此一来,他这国公府里还能剩几个钱?

没了钱,那些个唯利是图的“亲朋故旧”又有几个能记得他往日的恩情?

于是乎他夔国公这才赋闲在家多年,却一直无人问津。

但也正是因为他乐善好施,仗义疏财的“臭毛病”,他在与其他朝臣的关系可能不太好,人家嫌弃他没钱什么的,可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口碑却一直很好。

长安城中,有几个人不知道他刘大善人的名头?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恪这才想让他来帮他搞拆迁工作。

毕竟人家大善人的名头那可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百姓别的不信,还就信他。

听到李恪要他去西市街走一趟,他立马愣了愣,诧异问到,“西市街?”

李恪这才说明,“本王想把西市街整条街拆掉重建。”

“众所周知,西市街向来拥挤,危楼频险,鸡飞狗跳之事数不胜数。”

“所以本王打算把西市街拆掉,重新规划建造,打造出一个崭新的居民区和商业街。”

“可要拆迁的话,本王担心这些百姓居民会对朝廷的行为不解,从而拒绝拆迁,所以希望国公出面说明,劝导百姓听从朝廷的安排。”

老城拆迁一直都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

试想,连一千多年以后的百姓都很难理解政府的良苦用心,从而选择当钉子户,那就更别提现在的百姓了。

当然,李恪也可以动用朝廷的威严,甚至是武力,逼迫百姓拆迁。

可那样的话, 那跟强拆有什么区别?

如果不是百姓自愿接受拆迁,那他李恪宁愿不拆,他是个做生意的,口碑很重要。

这关系到他以后能不能赚钱,他自然是要格外的谨慎小心了。

听到这话,刘弘基当即反应了过来,忙道,“原来是这么回事......老臣还以为......”

李恪白了

他一眼,你还以为什么?

你还以为我也要造反是吧?

唉,老李家的儿子是真不好当啊。

“那国公意下如何?”

他随即看着刘弘基问到。

只见刘弘基闻言,脸上满是豪放笑意,李恪原本以为他要答应了。

可谁知他道,“殿下要做这事,那可就找错人了。”

“老臣在民间确实有些名头,但那也只是江湖中人抬爱,老臣何以敢以残缺破旧之躯号令百姓做事?这是要杀头啊,老臣可不敢。”

对他自己的名声,刘弘基倒不是很在意。

他在意的是,这件事看起来就是个拆迁问题。

可一旦有心之人加以利用,那就成了他刘弘基谋逆的证据。

试想,他一个赋闲在家的国公,如何能够让西市街整条街的百姓都听他的?

万一他到西市街,按照李恪说的做了,有人诬陷他暗中勾结乱党意欲谋逆,那怎么办?

毕竟能让百姓乖乖听话做事的,那可都是握有实权的人。

他一个赋闲在家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