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大唐咸鱼王爷 > 第146章 时来运转

第146章 时来运转

魏征此时是懵的,拿着手中的捷报,从头到尾看下来,脑子里一片嗡嗡作响。

吴王居然攻下了高昌?

打仗难道如此容易吗?

魏征一脸迷茫,看着指点江山的李世民,默默行礼。

“陛下,吴王攻下高昌,尚有余力远征吗?”

“用兵之道,在于奇正之间,吴王之师,庙算之际,乃为袭取漠北,未必能与薛延陀人交战,是否疲惫,于大局其实无碍。”李世民说道。

魏征沉默不语,此时他已经找不到其他的理由反驳李世民,吴王既然在西域取得了高昌,大军正可在此出发,也不再是无根之萍。

更重要的是,缩短了三千里的补给线,可以携带更多的补给出发,在漠北与薛延陀人周旋更久,或者轻装疾行,在薛延陀准备之前,一具袭取薛延陀牙帐。

“朕宣玄成来此,乃为此战赏赐之事。”李世民取得了主动权扳回一局,显然兴致颇高:“古人云:军赏不逾月,捷报既奏朕前,有司当议其赏赐。”

捷报从高昌送到洛阳,满打满算已经过了半个月。

赏赐需要尽快确定下来,然后送到高昌,稳定在外大军的军心。

同时也是激励战斗力,毕竟接下来还有一场大仗,等待着吴王麾下雄师。

臣奉诏。”魏征躬身应道,随后从头到尾读了一边捷报,大致总结出此战的功勋。

其一:攻克高昌,灭高昌国。

其二:诛杀逆贼高昌王鞠文泰。

其三:战场杀敌四千余。

灭国的功勋位居首列,确定了赏赐的下限。

此战一定会诞生几位公侯,而且对于普通将士的赏赐也少不了。

远征三千里,攻破城池,诛杀其王。

这样的功勋,足以在史册上流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魏征颇为苦恼,因为手中的捷报所提供的消息太少,他甚至无法确定,谁才是此战的首功。

但是有一点,魏征可以肯定。

此战,肯定和吴王没关系。

好运气啊!

“臣请下三省议之。”魏征请求道。

“可。”

朝中,唯有三省站的高,足以俯瞰全局,议定赏赐下到三省足矣。

“此战规复西域,讨平逆贼,亦绝诸胡,当从优赏赐!”李世民嘱托道,在看到捷报的第一眼时,李世民甚至有前去太庙高庙的冲动。

西域与中原断绝数百年,终于在朕的手中重新归于中原,如此功勋,焉得不赏?

“是。”魏征躬身退下,拿着捷报在一片古怪中回到了门下省。

自己明明是去进谏天子的,却被天子下令议定赏赐出征的大

军。

刚刚回到门下省,魏征便接到了来自长安的公文,而且颇为紧急。

“魏公,西京留守的关文。”孙瑾快步迎上魏征,房玄龄的公文送来。

西京留守的关文?

魏征一阵诧异,为何会议西京留守的名义行文洛阳方面?

即便是政事堂发堂牒,或者以尚书省的名义行文,都会显得正式许多。

“知道了,汝等议一下军赏,捷报在此。”魏征不动声色的接过关文,同时将捷报交给孙瑾,快步走入自己的房间。

大唐的核心是天子,天子来了洛阳,政治中心自然要转移到洛阳。

但是长安又不得不留守重臣,毕竟长安才是大唐的国都,而且就在关内腹心之地。

留守关内之人,要么是重臣,要么是天子不想见到的臣子。

很显然,房玄龄是前者,后者是谁,则不言自明。

“喏。”孙瑾接过捷报,目送魏征离开,才将捷报展开。

乍一阅读,孙瑾大吃一惊,感觉一股血气上涌,欲引吭高歌。

恢复西域了!

西域与中原相离数百载,今日方才恢复。

如此功勋,与开国之际下长安、克洛阳足以相提并论了。

“快来快来!”孙瑾连胜大呼,在以严谨著称的门下省顿时引起了一大堆人瞩目。

很快,消息传遍了门下省,接着以网状传遍了整个皇城的官署,上至六部尚书,下至抄抄写写的书吏,都知道吴王攻克高昌,收复西域的消息。

“依某看,此战将士,应当一并策勋三转,在依军功另行赏赐。”

“可以。”孙瑾点头同意,然后提出了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吴王之赏赐如何拟定?”

赏赐吴王的赏赐由陛下亲自拍板,仅仅是象征性的赏赐了一些土地,加了一些虚职和封邑。

此番陛下将赏赐吴王的决议下到门下省,寓意不言自明。

定然要大加赏赐吴王。

心思机灵之人,已然生出另外之心,暗自琢磨,不敢与人说明。

“某记得,陛下此前似乎说过,吴地不宜王大国之语,可以大国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