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大唐咸鱼王爷 > 第122章 汉使威仪

第122章 汉使威仪

“老丈且与家中暂避,兵戈无情,以免伤到自己。”裴行俭扶着老者小声说道。

大军兵临城下,强索军粮补给。

一看就是奔着打仗来的,还有第二种可能吗?

大王已然破釜沉舟,大军只携带了三日的干粮,即便宰杀了战马,也只有十几日的时间可以用以攻城。

而且,宰杀了战马,同时意味着不能退却,要么攻克高昌,吃高昌的粮食,要么在高昌城外饿死。

“老丈且回去吧,这几日不要出门。”

刀兵不长眼,攻城之战向来杀戮犹重,即便不屠城,在攻城期间导致的误伤,也是难以避免的。

抛石机可不会刻意避开居民区,更何况城外的攻城者,又怎会知道城中的布置?

在城外呆了片刻,高昌城中终于来了使者,请王玄策等人入城。

“走!”王玄策一拉缰绳,举着节杖催马而行。

他身后的裴行俭则不动声色的四下观察,判断这座城池的弱点在哪里。

高昌城不算大,虽然在西域诸国中算是一座雄伟的都城,但是在大唐几百上千座州城、县城中,毫不起眼。

无论是裴行俭的老家闻喜还是呆了十几年的第二故乡长安,都比高昌雄伟无数倍。

高昌城与长安相比

,甚至比婴孩与成人的差距还要巨大。

城墙基座的宽度比起大唐的城池窄了数倍,意味着城头的宽度也会窄上许多。

由此可见,城头可以容纳的兵马数量,也会减少数倍,攻城的压力会减小许多。

“唐使远道而来,一路辛苦。”高昌使者蒙辛笑着说道,在略显沉默的气氛中,解除尴尬。

王玄策报以笑容,说道:“风雪甚急,一路上还遭逢火灾,辎重补给尽失,若是这几日赶不到高昌,恐怕就回不去长安了!”

蒙辛闻言,不动声色的打量了王玄策一番,见王玄策身上的衣服,却是有几处火燎的痕迹,便大度一笑道:“此事易尔,稍后在下命人将衣食送上。”

在蒙辛看来,唐人的使团不过十几人,区区十几人的来往衣食,高昌还能负担不起吗?

王玄策眼前一亮和身侧的裴行俭对视一眼,眼中惊喜交织,郑重其事的问蒙辛:“足下所言当真?”

蒙辛稍显古怪的看了王玄策一眼,还是不疑有他,笑着说道:“自然如此,稍后某与我王陈奏便是。”

好!

王玄策欣喜的笑了,使者乃是代表君王的人,使者之言向来需要再三斟酌,一字一句之错,便有无数祸端。

昌与汉地同俗,正月初一日同样是大朝之会。

大唐因为与薛延陀旷日持久的战争取消了朝会,当然,坊间也有传言,是因为大军都去了前线打仗,朝廷凑不够仪卫之兵,所以不得不取消大朝会。

而高昌的元日大朝却丝毫没有收到影响,来自东方战争的消息通过商路传到高昌,鞠文泰大喜过望,唐人与薛延陀大战,而且处于劣势,很可能近期无力涉足西域,那么自己就可以在大唐和突厥之间继续横跳,攫取更多的礼仪。

比如……对商路之上的商旅课以重税!

每年从葱岭以西前往大唐的商旅不计其数,如果从这些商旅身上收取重税,一定获益不菲。

高昌作为西域商路的咽喉,控制着东西来往的陆路贸易,商旅如果不从高昌经过,就要绕道南路,穿越沙漠行军。

“大王,唐使已入城,正向王宫而来。”侍从在鞠文泰身边轻声说道。

王玄策的使团被蒙辛带领着,特意从闹市穿过,让高昌的百姓和驻留于此的商旅看到,唐人的使者在正月初一前来祝贺。

于内同嘉,于外宣威。

沿着深深浅浅的道路,穿过闹市喧嚷,王玄策终于看到了王宫。

心中暗自计算着从城门到

王宫的距离,如果这个距离比较短,自己完全可以做一次傅介子。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可是,王玄策失望的发现,从城门处抵达王宫,需要经过一段很长的闹市,而且王宫的宫禁似乎很是严密,城门也并非一时半刻就能攻破的孱弱布置。

细细想想也是理所当然,西域这些年可不太平。

中原历经几百年战乱,西域同样也在战争中度过了几百年。

高昌能够成为大国,显然其实力不容小觑。

虽然因为条件所限, 城池修筑水平比起中原高烈度战争下催生的坚城无法比拟,但也不是汉代西域的小国可以相提并论的。

来到王宫的宫门前,蒙辛对王玄策说道:“唐家使者,请下马。”

宫门大开,卫士手持各种兵器列于左右,而王玄策身后的卫士同样不甘示弱,长戟攥在手里,杀气腾腾。

外交场,便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王玄策左手按住宝剑,右手高高举着节杖。

“请唐使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